游客
题文

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3年11月21日,海南省道德模范陈起贤老人逝世,享年90岁。陈起贤老人是海口市大坡中学退休教师,是一个“修身立德、为人师表”的典范。退休后,他离岗不离校,义务辅导学生学习、建图书馆、资助贫困学生。他把自己一生积蓄的40万元退休工资全部拿出来捐给学生读书,自己生活克勤克俭,每月花费不到50元。他的善行感动了学生、感动了社会。上述材料告诉我们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物质贡献
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④人的价值就是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和他人的需要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受益于传统年画、灶画、剪纸、刺绣的濡染,浙江秀洲农民开始拿起了画笔。20多年来,秀洲的农民画作有800多幅入选全国各种展览,获奖200多幅次,140多幅被中国美术馆、中央美院等单位和国际友人收藏,200多幅在《美术》、《艺术世界》等国内20多家报刊、杂志上发表。这表明

A.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来源于传统文化艺术
B.人民群众可以直接创造丰硕的精神财富
C.人民群众具有的无限创造力是精神财富的源泉
D.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物质基础

“我是一只小小鸟,我却想飞得更高!”由于处境的不同,新生代农民工不再像第一代农民工把“进城挣票子、回村盖房子娶娘子”作为进城打工的最终目标,学本事、长见识、改变人生命运、实现个人价值、提升社会地位,开始成为他们中很多人的新观念、新追求。这表明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现代社会条件下,精神贡献比物质贡献更重要
④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第一个把美女比作鲜花的是天才,第二个重复这一比喻的是庸才,第三个重复这一比喻的是蠢才。”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B.要坚持一分为二观点看问题
C.只有继承,才能实现发展
D.要充分发挥主观想象

有人做过这样的测试: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黑点,让不同的人来看。结果发现人们通常都是只注意到那个黑点,而忽视了黑点之外的那一大片空白。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不要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②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③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④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