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每年的4月份有一个“世界地球日”,2010年的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人口剧增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在此背景下,人们提出了以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为核心的低碳经济模式。现在低碳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
材料二:围绕2010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某班同学开展了讨论。甲同学认为低碳经济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而是要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乙同学认为要增强节能减排意识,必须摒除“不差我一个”的观念,从我做起。丙同学认为发展低碳经济,要转变理念,树立环境优先的观念,要改变原有的落后的生活方式,建立一种新的环保节能的生活方式。
发展低碳经济,我们责无旁贷。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探讨我们青少年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些什么。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8年4月,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节隆重举行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风筝节”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给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带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使潍坊经济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1)山东潍坊的“风筝节”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说明了什么道理?
(2)经济决定文化,但当前有一些地方经济发展了,人的思想却空虚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重新泛滥,这是为什么?
(3)文化发展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是不是可以认为所有文化都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列女传》载有“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的家原在一处坟墓附近,年幼的孟子常嬉戏于坟墓之间。其母感到此处不利于孟子的成长,便搬迁到市场附近居住。此时,孟子又常常模仿商人玩耍经商游戏。于是,孟母毅然再次搬家,迁居一所书院旁边。从此,孟子整日模仿儒生的学习和礼仪动作。孟母感到此处是最为理想的住地,因而定居该处。后来,孟子在书院教育、孟母教育、自己苦学与环境影响下,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尊为“亚圣”。
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孟母三迁”的理论依据

【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经过两周的艰苦谈判,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大会取得了切实可行的成果:解决了资金、技术等问题,挽救了《京都议定书》,“巴厘岛路线图”得以继续执行,让世界各国对多边外交恢复了信心。但气候谈判的前景并不乐观,某些发达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会继续设置障碍,影响联合国作用的发挥。
结合材料分析国际组织的作用。

【经济学常识】市场经济是现代经济的发展模式,各国在不同时期面临着不同的问题。
欧洲债务危机跌宕起伏,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欧债危机产生的深刻原因之一,是欧洲福利社会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难以为继,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面临政府福利开支不断超过财政收入的局面,这与欧洲大陆和北欧多数国家采取的市场经济模式有关。
结合《经济学常识》中的相关知识,指出上述国家属于什么市场经济模式,并加以评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人定胜天”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美丽中国”,我们党的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群众的感受。“美丽中国”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之美。我们坚信,在党的十八大“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
有人说,建设“美丽中国”关键在中国共产党。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