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于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生活及各种校园活动等各方面的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内涵,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影响着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成败。因此,我国必须大力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结合《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回答:
(1)谈谈你对先进的校园文化基本内涵的认识。
(2)应如何发展先进的校园文化?
(3)请你就改善我校校园文化建设提几条合理化建议(至少三点)。
在一些西方主流媒体展现“中国制造”的风采,这是中国发挥“巧实力”的一次尝试。“巧实力”是借助智慧和技巧,运用各种手段,有效地展示和扩大自身力量(硬实力)及影响(软力)的能力。“巧实力”注重的首先是整合。这不仅仅是一种叠加,更是“1+1>2”的效应。其次是协同,在不同的领域里协调运用自己的力量,而不仅仅把实力局限在一个领域中。
请你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巧实力”的内涵。
山东省政府按照《对外贸易法》和中央的政策,出台了《关于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意见》等规定,制定和完善了为对外开放服务的具体措施,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建立完善各级行政许可中心,营造公正透明的行政环境,优化全方位的服务环境,为各类企业创造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1)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山东省政府在为对外开放服务过程中是如何行使权力的?
(2)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分析山东省政府在为对外开放服务过程中为什么这样做?
假如你是我市物价部门的负责人,针对市供电局提交的电费调整方案,准备组织召开一次价格听证会。作为听证会的组织者,你应邀请哪些方面的人员参加听证会。
2010年3月14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2971名全国人大代表审议并批准了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等,大会共收到代表们针对医疗、住房、教育、安全、环保、“三农”等问题的7590件议案和批评建议。
(1)材料中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代表分别行使了什么职权?
(2)假若你是人大代表,应如何履行职责?
(60分)西南地区是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地区。去年持续到今年的大面积干旱严重影响到
![]() |
当地人民的生活和生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部分地区2010年2月下旬
某日近地面气压形势图
(1)分析材料比较A B两地气温 风向和风力的差异。
地区 |
天气状况 |
气温 |
风向 |
风力大小 |
A |
||||
B |
(2)云南为我国西南边陲,国防安全重要。列举云南两条国际陆上交通线的名称。分析云南对外交通方式的特点及原因。
材料二:(宋淳熙十二年)淮水冰,断流。是冬大雪。自十二月至明年正月,或雪,或霰(xiàn,小冰粒),或雹或雨水,冰冱(hù,冻)尺余,连日不解。台州雪深丈余,冻死者甚众。
——《宋史》
(及至宋)陂湖之利日脧(juān,减少)月削……昔之曰江、曰湖、曰草荡者,今皆田也。
——《续文献通考》卷3
材料三:关于(中国古代)灾后救济状况,《周礼·地官司徒》所述最为全面,并首次用“荒政”之名统之,即“(大司徒)以荒政十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五曰舍禁,……,十有二曰除盗贼。”
——据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
(3)材料二给我们提供了宋朝哪些主要信息?(4分)依据材料三的“荒政”措施思考在古代能否从根本上解决灾荒问题?试简要说明理由。
材料四:……哥本哈根会议的对抗焦点自然是“发展中国家VS发达国家”围绕减排目标和援助资金的较量。借助哥本哈根这个舞台,发达国家开始有意淡化自己的“历史责任”,要求主要经济体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摘自新华网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是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和基石,应当始终坚持......如果说二氧化碳排放是气候变化的直接原因,谁该承担主要责任就不言自明。无视历史责任,无视人均排放和各国的发展水平,要求近几十年才开始工业化,还有大量人口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发展中国家承担超出其应尽义务和能力范围的减排目标,是毫无道理的......应对气候变化必须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统筹安排,决不能以延续发展中国家的贫穷和落后为代价。
——温家宝2009年12月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的讲话
(4)根据材料四你如何理解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发展中国家在节能减排问题上面临着哪些压力?
材料五: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排第110位,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形象地说就是:如果全球人均有一瓶水,那中国人均只有一杯水。
一边是西南偏远省区的持续干旱,另一边是大城市奢侈地消费水资源。由于城市水价长期低廉,不能对各市场主体形成约束;在大城市,洗车、洗浴等耗水大户日益增多,耗费大量水资源。市民家庭尚未全面推广节水龙头,浪费现象严重;再加上不少城市在污水处理回用、海水与雨水利用等方面仍处于较低水平甚至空白状态,都使日益匮乏的水资源供求矛盾加剧。
(5)结合材料五,从经济常识的角度,为我国政府缓解水资源供求矛盾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材料六:贵州发生历史罕见的夏秋冬连旱灾情后,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要求各相关部门在抗旱工作中恪尽职守,协同配合,形成抗旱救灾的强大合力,努力把灾害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同时还要求受旱各县(市、区)及时启动抗旱预案,兴建应急提水、引水、调水工程,千方百计满足群众生活用水需要。
(6)结合材料六,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贵州省各项抗旱工作的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