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载:当满洲入主中原时,明将郑芝龙降清;郑成功坚持抗清,并收复台湾;郑经经营台湾大有发展,后参与三藩之乱;郑克塽遣使诸军前请降,台陆统一。对以上四人所为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郑芝龙站在地主阶级立场,降清有勇有谋
②郑成功维护了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民族英雄
③郑经发展台湾,分裂祖国,有功有过
④郑克塽毅然回归,顺应历史,有功于史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清政府致各省督抚电文:“(对义和团)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这说明当时清政府对义和团的基本态度是( )
A.承认义和团为合法团体 |
B.支持义和团反侵略战争 |
C.暂时控制和利用义和团 |
D.镇压、剿灭义和团 |
1900年,义和团大败西摩尔率领的八国联军的战斗主要是在( )
A.大沽口、紫竹林 | B.杨村、廊坊 |
C.老龙头火车站、北仓 | D.山海关、大沽口 |
与《南京条约》相比,《马关条约》意味着列强侵华进入了新阶段,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 )
A.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 |
B.赔款数目增加 |
C.增开通商口岸 |
D.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
在《辛丑条约》中列强规定:拆除北京至大沽之间的炮台,其主要目的是( )
A.削弱中国的军事力量 |
B.控制中国的心脏地区 |
C.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
D.干涉中国的内政 |
总理衙门和外务部设立的共同点是( )
A.在中国历史上起到的积极作用为主 |
B.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
C.有利于列强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 |
D.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