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发生的最大规模的战争。回答23—26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是在
A.1939年 | B.1940年 | C.1941年 | D.1942年 |
希特勒说:“在进军莱茵区以后的48个小时,是我一生中最紧张的时刻,如果当时法国人也进军莱茵区,我们只好夹着尾巴撤退,因为我们可资利用的军事力量,即使来稍作抵抗,也是完全不够的。”该
材料最能说明
A.法国纵容了德国扩张 | B.希特勒采取了冒险政策 |
C.西线出现“静坐战争” | D.法国是当时欧洲军事最强的国家 |
“在一定条件下,民族利益高于意识形态的斗争”其代表事件是
A.三国轴心军事同盟形成 | B.美扶持蒋介石打内战 |
C.二十六国共同宣言发表 | D.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 |
我们之所以把苏德战场的转折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主要是因为
A.苏德战场面积大 |
B.苏德战场是欧洲的主要战场,苏军抗击绝大多数法西斯军队 |
C.苏联进行正义战争 |
D.德国连遭失败 |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礼记•典礼》中的这段文字反映的古代中国手工业的经营状态是( )
A.工场手工业 | B.家庭手工业 |
C.官营手工业 | D.私营手工业 |
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与材料反映时期相符合的生产工具应该是( )
A.铁制工具 | B.曲辕犁 |
C.风力水车 | D.石刀石斧 |
下列对“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主张理解正确的是()
①向西方寻求强国御侮之道②仍以天朝上国自居③“技”重点是军事技术④已对中国的落后有了充分认识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 |
倭仁提出“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要是为了()
A.否定洋务“新政” | B.维护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
C.维护传统的伦理道德 | D.防止“以夷变夏” |
由19世纪60年代以前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情况得出认识和结论,符合历史事实的①向西方学习思潮兴起与鸦片战争有关 ②向西方学习的代表人物有林则徐、魏源等人 ③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西方的军事与生产技术 ④向西方学习尚未涉及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