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处地层未曾倒置的地质剖面图”,其中①至④代表所在地层的成岩作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下列有关该处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最正确的是
A.甲乙丙 | B.甲丙乙 | C.乙丙甲 | D.丙乙甲 |
丙侵入岩脉应为何种岩石
A.沉积岩 | B.岩浆岩 | C.变质岩 | D.资料不足 |
图中⑤处岩石发生了变质,形成的岩石最可能是
A.石灰岩 | B.大理岩 | C.花岗岩 | D.玄武岩 |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 B.甲乙丁丙 | C.丙丁乙甲 | D.丁丙乙甲 |
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的公转②地球的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该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岸堤的是( )
A.②③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2011年8月12日-23日在深圳召开,中国以75枚金牌遥遥领先其他国家。大运会期间,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A.逐渐变慢 | B.逐渐变快 | C.先变慢后变快 | D.先变快后变慢 |
“天宫一号”(Tiangong-1)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发射当天,我国昼夜情况最接近下图中的点是( )
A.A | B.B | C.C | D.D |
“天宫一号”发射时,在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华侨观看直播的时间是( )
A.9月29日8:16 | B.9月30日8:16 |
C.9月28日8:16 | D.9月29日21:16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天宫一号”升空时,北半球昼短夜长 |
B.“天宫一号”升空时,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广州 |
C.“天宫一号”升空时,北半球昼长夜短 |
D.“天宫一号”升空时,新旧两天所占范围一样大 |
下图为某日120°E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该日,可能在7月初 | B.该日,长春日出方向为东南 |
C.该季节,正值尼罗河枯水期 | D.该季节,马达加斯加岛昼长于夜 |
甲地日落时刻为( )
A.19时 | B.17时 | C.18时 | D.20时 |
某地的昼长比甲地略短,且两地同时迎来日出,则该地位于甲地的( )
A.东北方向 | B.西南方向 | C.东南方向 | D.西北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