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国家经济发展时期与其人口数变迁的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各曲线所代表的意义,正确的是 ()
A.①是人口数变化;②是死亡率 | B.②是出生率;③是自然增长率 |
C.①是出生率;②是死亡率 | D.①是人口数变化;②是出生率 |
关于此统计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过渡期时,自然增长率达到最大值 |
B.过渡期时,死亡率高于出生率 |
C.工业前期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均低于工业后期 |
D.工业期时,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数量也开始下降 |
下图为北半球某纬线圈的昼夜分割情况,其中为昼弧,
=
,α等于20°,据此回答各题。
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 )
A.21时40分 | B.22时20分 |
C.1![]() |
D.9时40分 |
此时,过地心与M相对应的点的昼长为 ( )
A.9小时20分 | B.10小时40分 |
C.13小时20分 | D.14小时40分 |
α由0°到20°的过程中 ( )
A.地中海沿岸降水逐渐减少 | B.天山牧民由山麓转向山坡放牧 |
C.南极地区出现了全球臭氧量最低值 | D.悉尼正午太阳高度渐渐减小 |
下图中M1为能源地,M2为原料地,M3为市场,P1、P2分别为甲、乙两企业所在地。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当企业甲选择在P1时,则该企业可能是
A.印刷工业 |
B.电解铝工业 |
C.电子工业 |
D.制糖工业 |
P2是企业乙的运费最低点。以P2点为圆心的同心圆是企业乙的等运费线,即企业乙从P2点移动而产生的单位产品运费(货币单位:元)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假设劳动力费用(货币单位:元)从P2点向周围降低,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力费用在P2点为50元,L1点为42元,L2点为28元,L3点为20元,L4点为15元。当综合考虑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时,企业乙将从P2点移向
A.L1点 | B.L2点 | C.L3点 | D.L4点 |
图为几种农作物在不同纬度的种植高度上限示意图,并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农产品中对热量要求最高的是
A.双季稻 | B.水稻 |
C.春小麦 | D.玉米 |
最有利于稻米商品机械化生产的是
A.云南 | B.陕西 |
C.辽宁 | D.安徽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①处发展农业生产的最有利因素主要是
A.水源 | B.地形 |
C.光照 | D.土壤 |
图中②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 | B.海陆位置 |
C.地形 | D.土壤 |
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元旦这一天,甲、乙两地相比
A.甲乙两地昼夜相等 |
B.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比乙地更大 |
C.甲地比乙地的昼更短 |
D.甲地的自转线速度比乙地更快 |
甲、乙两地共同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季风气候 |
B.广泛分布红壤 |
C.河流结冰期长 |
D.低山丘陵广布 |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 | B.热量 |
C.水分 | D.土壤 |
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河流流向 | B.纬度位置 |
C.盛行风向 | D.海陆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