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二号”于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北京时间)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由此揭开序幕。读图回答问题。
由图可知,“嫦娥二号”奔月的旅程,说明它不属于哪个天体系统
| A.地月系 | B.银河系 | C.河外星系 | D.总星系 |
火箭升空的时刻,远在美国的旧金山(西八区)的区时为
| A.1日2时59分57秒 | B.1日10时59分57秒 |
| C.2日10时59分57秒 | D.2日2时59分57秒 |
此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最靠近下图中哪点的位置

| A.A | B.B | C.C | D.D |
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移动的方向是
| A.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 B.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
| C.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 D.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
嫦娥二号”升空后一个月内,扬州市:
| A.黑夜时间变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 | B.白昼时间变长,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 |
| C.黑夜时间变长,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 | D.白昼时间变短,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小 |
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图是

下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丁处的地质构造为
| A.褶皱 | B.背斜 |
| C.向斜 | D.断层 |
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 B.甲处有利于储存地下水 |
| C.修一条南北向隧道选址在丁处 | D.图中岩层为岩浆岩 |
若该地地表甲为谷地,其成因是
| A.地壳运动所致 | B.内力作用所致 |
| C.岩浆活动所致 | D.外力作用所致 |
马里亚纳海沟深度为11,034米,是海洋的最深处。据此回答各题。该处位于太平洋板块与______板块边界。
| A.美洲 | B.印度洋 |
| C.亚欧 | D.非洲 |
关于该海沟的形成,其能源来源于
| A.太阳辐射 | B.地球内部 |
| C.太阳活动 | D.其他天体的引力 |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重视水的拦蓄和利用。以色列几乎把每一滴雨水都积存起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收集和积储雨水,供生产和生活之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对雨水的积存,主要是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产生影响:
| A.水汽输送 | B.蒸发 |
| C.降水 | D.径流 |
以色列为了增加水资源,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属于节流措施的是:
| A.在沿海地区采用海水淡化 | B.合理开采地下水 |
| C.采用滴灌措施发展农业 | D.雨季时将雨水收集起来 |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a、b、c、d、e分别表示
| A.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 |
| B.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 |
| C.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
| D.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地表径流 |
下列有关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③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
| A.①② | B.①③ |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