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玉米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两个纯种的玉米品种甲(DDRR)和乙(ddrr)杂交得F1,再用Fl与玉米丙杂交(图1),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玉米丙的基因型为 
A.DdRr B.
ddRR C.ddRr
D.Ddrr
由于编码酶X的基因中某个碱基被替换,酶X变为酶Y。下表显示了酶Y与酶X相比可能出现的几种状况。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比较指标 |
① |
② |
③ |
④ |
| 酶Y活性/酶X活性 |
100% |
50% |
10% |
150% |
| 酶Y氨基酸数目/酶X氨基酸数目 |
1 |
1 |
小于1 |
大于1 |
A.状况①说明基因结构没有发生改变
B.状况②是因为氨基酸数减少了50%
C.状况③是因为突变导致终止密码子提前
D.状况④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tRNA的种类增加
下图是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过程,过程③中能够在显微镜下看到染色单体的时期是前期和中期 |
| B.秋水仙素用于培育多倍体的原理是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
| C.植株A为二倍体,其体细胞内最多有4个染色体组;植株C属于单倍体,其发育起点为配子 |
| D.利用幼苗2进行育种的最大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25% |
下表是四种人类遗传病的亲本组合及优生指导,不正确的是()
| 选项 |
遗传病 |
遗传方式 |
夫妻基因型 |
优生指导 |
| A |
镰型细胞贫血病 |
常染色隐性遗传 |
Aa×Aa |
产前诊断 |
| B |
血友病 |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
XhXh×XHY |
选择生女孩 |
| C |
白化病 |
常染色隐性遗传 |
Bb×Bb |
选择生男孩 |
| D |
抗维生素D佝偻病 |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
XdXd×XDY |
选择生男孩 |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洋葱的不定根在冰箱的低温室内诱导36 h,可抑制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
| B.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 |
| C.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可用于洗涤细胞固定过程中使用的卡诺氏液和解离细胞 |
| D.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加倍 |
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体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
| B.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
| C.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
| D.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