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感应芯片使其智能化,然后借助无线网络,实现人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交流”,这就是物联网。物联网展示了生活中任何物品都可以变得“有感觉、有思想”这样一幅智能图景。物联网的出现说明
①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③人们可以利用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截止2015年3月7日,成龙主演的电影《天降雄狮》,票房6.88亿元,排在8.09亿元的《澳门风云2》之后,但影片在海外成绩相当不错,版权销售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阿联酋、泰国等的票房冠军。这说明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②在实践中产生的各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③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
④发展文化产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习近平在给北京大学学生的回信中说:“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这告诉我们要()
A.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
B.全面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
C.大力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水平 |
D.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人生值 |
下列对辩证否定的理解错误的是()
A.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
B.辩证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 |
C.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
D.辩证否定是“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对立统一规律 | B.发展的观点 | C.联系的观点 | D.实践的观点 |
为进一步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环境制约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2014年4月我国修订了《环境保护法》。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来看,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原因是
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②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A.③④ | B.②③ | C.①④ | D.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