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历新政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 A.北宋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十分尖锐 |
| B.北宋皇帝并不支持变法 |
| C.变法内容不尽合理 |
| D.变法没有顺应历史潮流 |
在殷墟甲骨文中,已有“春、夏、秋、冬”四字。“春”字像植物生长的形状;“夏”字像草木繁茂之状;“秋”字像果实累累,谷物成熟;“冬”字则形如把谷物藏于仓廪之中。整体寓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由此可以得出
| A.甲骨文以记载农业为主要内容 | B.商朝是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 |
| C.中国古人注重记录农业活动 | D.商朝时期农业活动已有四季之分 |
“春运”被誉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大迁徙。在40天左右的时间里,将有20多亿人次的人口流动,占世界人口的1/3。纷飞的大雪遍及大半个中国,但仍挡不住人们回家过年的脚步。这种珍惜亲情、渴望团聚的情形与下列哪一个制度有关
| A.分封制 | B.宗法制 | C.郡县制 | D.郡国并行制 |
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如“清晨相见谷地猫迎,好度由途叙阔情”等。下表是洋泾浜英语示例,据此,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是()
| A.当地已殖民地化 | B.生活方式全盘西化 |
| C.教育成就显著 | D.引进了西方工业革命成果 |
旗袍源于满族女装。20世纪20年代初有人撰文,“近来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满清贵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
| A.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 | B.文明开化之风流行 |
| C.体现了笼统排外的思想 | D.新旧观念激烈碰撞 |
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说,农村改革的这30年,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78—1988年的黄金十年……第二阶段1988—2002年的曲折十五年……第三阶段:2003—2007年的历史跨越五年……三个阶段都有一些相应的关键词,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一五计划”“信用卡”“互联网” |
| B.“合作社”“包产到户 ”“ 上山下乡” |
| C.“三大改造”“国企改革”“市场经济体制” |
| D.“家庭联产承包 ”“民工潮”“新农村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