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72小时的气象预报可以和25年前36小时的气象预报一样可靠。但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回答以下2题。随着气象预报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能够作出更精确和更长期的气象预报,其哲学依据是
①大气运动尽管复杂,但有规律并可以被认识 ②大气运动的偶然性逐渐向有规律的必然性转化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认识这些规律的能力不断提高
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使人们完全掌握大气运动的规律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在广西,除汉族外,还居住着壮、瑶、苗等11个少数民族,许多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热情奔放。在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它们都是
①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②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文化之精髓
③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④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的显示
A.① | B.①②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2008年12月1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在南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在致辞中表示,自治区成立50年来取得的巨大进步,离不开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 B.设立自治机关 |
C.行使自治权 | D.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 |
2008年9月3日,来自中日两国文化界的50名专家学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相聚宁波,共同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问题。文化遗产的价值在于()
①标志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成就
②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和表达
③有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④是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可再生资源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④ |
有的人承认运动是绝对的,但否认运动的主体是物质。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观点的是()
A.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 |
B.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象的 | |
C.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
下图为刻于明朝初年、悬于黄山市西递慈善堂的“孝”字。该字上半部分左右两侧分别呈现猴头和慈妇的头像,表达了不孝便由人变猴的意蕴。在我国,孝文化由来已久,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可见()
A.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 B.孝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
C.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 D.汉字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