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季度经济增长处于“潜在区间的上限”到二季度经济增长“偏快”,再到三季度“宏观调控收到积极成效,成果尚需巩固”,中央根据形势变化,
及时作出判断并采取了相应的调控措施:一季度统计数据公布后,立即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上半年统计数据公布后又上调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加强了土地调控,并对新开工项目进行全面清理;三季度统计数据发布不久,为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又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
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分析宏观调控成果是怎样取得的?
2011年7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6.5%,创37个月新高。在新涨价因素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4.8%,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4.38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6.7%,蛋类价格上涨19.7%,水产品价格上涨15%,一时间,农产品价格上涨再次引起各方热议和担忧。
农产品价格过快上涨有哪些影响?假如你是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稳定物价?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20多次提及“公平”,这表明党将以更大决心和努力,直面公平,解决分配不公问题,让百姓分享更多发展成果。
材料一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2009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
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别如图8、图9所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就再分配如何实现公平提出政策建议。
材料二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渴望与市民共享城市发燕尾服成果,强烈期盼改善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状况。从社会管理的视角看,引导人口有序迁移,统筹规划,优化配置公共服务资源,创新社会管理,是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亟等解决的课题。
(2)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需要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包含着中国走向未来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大9.9%,2010年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在短短30余年创造了西方200多年才有的经济奇迹。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解析我们对“中国梦”的制度自信。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处于新的历史发展转折点上的广东,如何实现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的跨越,关键一点要打好“自主创新”牌。广东文化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中有过很多自主创新,广东文化“自主创新”的力度还不是很大, “为他人做嫁衣”的现状普遍存在.最直观的一个例子是,东北二人转,因 小沈阳上了一次春晚立刻由“小火”变成“大火” ,而粤剧,尽管在南粤大地上唱了多年,却始终难以真正突破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材料二: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观完《复兴之路》展览后发表讲话指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地奋起抗争,我们也终于掌握了自己的命运,……这充分展示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因为这个梦想凝聚和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这样一种宿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一种共同期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材料三: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增,在全球范围掀起了一股“汉语热”。在推动“汉语热”过程中,孔子学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孔子学院(Confucius Institute),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给世界各地的汉语学习者提供规范、权威的现代汉语教材;提供最正规、最主要的汉语教学渠道。全球首家孔子学院2004年11月21日在韩国首尔成立,截止到2011年底,中国在占世界人口86%的10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358所孔子学院和500所中小学孔子课堂。在孔子学院的带动和影响下,全球汉语学习人数已逾5000万,孔子学院已经成为推广汉语教学、传播中国文化及汉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关系。(8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教育的相关知识,分析为什么我国要在全球兴办孔子学院?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致力科学发展,建设美好湖北,打造“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生态强省”,成为2012年湖北省“两会”最突出的特点。发展民主,改善民生,民主和民生犹如两个相互咬合的齿轮。“两会”上,代表委员们情系民生,发扬民主,所提议案和提案的三分之二是民生问题,如物价、住房、医疗和教育等。“两会”外,各地群众密切关注两会,通过网络、短信、电话等反映自己的意见。
材料二湖北省委提出要加快建设文化强省,要充分发挥我省历史文化底蕴等资源优势,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形成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强大、文化生活丰富、文明素质提升,人文氛围浓厚的良好局面。各级政府为了更好的落实“文化强省”战略,积极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倡导企业文化建设,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
材料三: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根据省文明委工作安排,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省少工委决定,在全省开展“喜迎党的十八大,争做美德好少年”——湖北省首届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此项活动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总要求,以弘扬雷锋精神“喜迎党的十八大,争做好美德少年”为活动主题,推选、表彰、宣传一批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典型,让全省广大未成年人学有榜样、行有楷模、赶有目标。在广大未成年人中进一步推动形成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谦恭待人的良好风尚。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的知识说明省委为什么要提出“文化强省”要求。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作为城市中的一员,你将如何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作用的相关知识说明我省举办“喜迎党的十八大,争做美德好少年”——湖北省首届美德少年评选表彰活动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