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表示地震波,其中A表示           波,B表示           
(2)图中C~F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C表示                     面,其判断依据是                                               ;该面以上代表         ,该面以下代表         。
(3)图中D处,地震波A完全           ,地震波B速度              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D面以上的物质状态为     态,以下的E物质状态为      态。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北半球某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甲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在该系统的控制下,甲处的天气特点是________。
(2)过若干小时,②将受________(天气系统)影响,若该天气系统出现在我国的冬季,受其影响的地区可能出现________、等天气现象。
(3)图中属于暖气团控制的地点是①、②、③、④的____________地。
(3)图中②、③、④处有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的是________处。
(5)当②附近的气压中心位于厦门的东部海面时,厦门吹_____风,可能出现的灾害天气为_____。

根据该图回答问题。

(1)甲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乙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
(2)以亚欧大陆为例,甲气候分布于该大陆的________沿岸;乙气候分布于我国________。
(3)上述两种气候,成因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的是________,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
(4)河流补给若以雨水为主,甲气候区的河流汛期发生在________季。
(5)从降水和气温的配置关系看,利于大多数农作物生长的是________气候(填“甲”或“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上画出A点处的水平气压梯度力P、地转偏向力E、近地面摩擦力F。
(2)P、E、F三个力的合力为________。其中P与等压线________,且指向________。
(3)图中B点风速较A点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21,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哪些区域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为什么?
(2)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
(3)简述该区域第四纪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读“某地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绘制A—F的地形剖面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