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为沿20°经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各题。

A~F的自然带变化体现了

A.无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D.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关于G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山脉的名称是乞力马扎罗山 B.其最高峰位于德国与法国的交界处
C.山脉两侧多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 D.它是因为火山喷发作用而形成的

有关K、R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船由K地向西穿越海峡时逆风顺水 B.K地的盐度比R地盐度低
C.船由R地向西经基尔运河可到大西洋 D.船由K地向东经霍尔木兹海峡可到印度洋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广东韶关、湖南郴州的8万平方千米土地。由于三市都属于红色砂砾岩山区,同时也是革命老区,故被称为“红三角”地区。“红三角”地区以广州南沙为平台,牵线“珠三角”,共建华南经济圈规划,形成良好的资源互补关系。读“红三角”地区示意图,回答10—12题。

10.2008年春运期间,我国部分省区遇到了几十年不遇的特大雪灾,造成大量返乡民工的滞留,滞留的民工主要是:
A.通过铁路甲南下 B.通过铁路乙南下
C.通过铁路甲北上 D.通过铁路乙北上
11.“红三角”地区发展农业生产最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A.沙漠化 B.盐渍化 C.石漠化 D.红色荒漠化
12.近年来“红三角”地区不断接纳“珠三角”地区转移来的
A.IT产业 B.纺织服装制造业
C.石油加工业 D.汽车制造业

地表景观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而产生的地域分异是()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不规律的地域分异

2008年9月6日11时25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将“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A、B卫星成功送入太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利用“环境减灾”卫星对生态环境和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和预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环境减灾”卫星不能直接监测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是

A.台风 B.地震 C.水体污染 D.噪声污染

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从立夏(5月5日前后)至立秋(8月7日前后)

A.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逐渐增大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C.是观赏北京香山红叶的最佳季节 D.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下图是我国华北地区1954-2002年气温与降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近年来华北地区水旱灾害严重是因为

A.气温不断上升 B.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C.气温与降水变化不同步 D.降水不断减少

图中反映华北地区近年来气候

A.温暖湿润 B.温暖干旱 C.寒冷湿润 D.寒冷干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