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家初步研制出H5N1型禽流感疫苗,应用前必须进行动物实验检测其效果,将未感染H5N1型病毒的一群健康小鸡分为甲、乙两组,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图所示。 
         
(1)从免疫调节的机理来看,甲组小鸡存活是          与           共同作用的结果。
(2)甲组小鸡的实验过程中,与注射H5N1疫苗相比,注射H5N1型病毒后产生的免疫反应特点是                          
(3)(3)乙组小鸡全部死亡主要是因为                           
(4)效应淋巴细胞只能识别众多抗原中的一种。这是天生决定的,还是后天在抗原刺激下由其他淋巴细胞再转化形成的?为探索之,科学家在短时间内连续做了几个实验:
先给动物以高剂量的同位素标记的抗原X(与之结合的细胞被强射线全部杀死),小鸡不发生相应的免疫反应;再给未标记的抗原X,不发生免疫反应;最后给其他抗原Y等,机体能对其他抗原正常免疫。上述实验的结论是____                    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青少年中常见的免疫异常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往往是混杂生长的。人们在研究微生物时一般要将它们分离提纯,然后进行数量的测定。下面是对大肠杆菌进行数量测定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步骤:①制备稀释倍数为102、103、104、105、106的系列稀释液。
②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样品。③适宜温度下培养。
结果分析:(1)测定的大肠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可信的是__________。

A.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0
B.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20和260,取平均值240
C.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0、50和520,取平均值260
D.四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0、300、240和250,取平均值250

(2)一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那么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 mL)__________。
(3)用这种方法测定密度,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数量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在测定大肠杆菌的密度时发现,在培养基上还有其他杂菌的菌落,能否肯定该大肠杆菌的品系被污染了?为什么?

人体在特殊情况下,会产生针对自身细胞表面某些受体的抗体。如重症肌无力是由于机体产生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但抗体不能发挥乙酰胆碱的作用(如甲图所示)。“Graves氏病” 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的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受体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乙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在正常人体内,兴奋到达神经-肌肉突触时,储存在______中的乙酰胆碱就被释放到突触间隙中,与受体结合后使突触后膜兴奋,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乙酰胆碱受体与抗体结合后,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乙酰胆碱受体数量______和功能部分丧失,表现为重症肌无力。
(2)根据乙图分析: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患者Y激素的分泌量___。由此判断,Graves氏病患者的体温往往比正常人___,但该病患者自身的产热量____散热量。
(3)在“重症肌无力”与“Graves氏病”患者体内,促甲状腺激素受体和乙酰胆碱受体都是______,从而引起特异性免疫反应。
(4)由上述分析可知,参与人体稳态调节的有______________等。

关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由来已久,请根据下列事实回答有关问题:
(1)20世纪20年代就有科学家认为,生长素(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是造成向光性的原因。那么,这种分布不均,是由于单侧光破坏了向光侧的IAA造成的,还是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重新分配造成的呢?有人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在A、B、C、D四个实验中,________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并不会破坏向光侧的IAA;_____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引起IAA的侧向再分配。由此可以形成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科学家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问题上又获得了新的进展。他们用更精密的方法测定了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IAA的含量,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IAA分布
植物
IAA分布(%)
向光侧
背光侧
A
50.0
50.0
B
50.2
49.8
C
50.1
49.9
D
49.5
50.5

同时,他们还发现这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浓度明显高于背光一侧。根据上述事实推测,就这几种植物而言,其向光性是由于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而造成的,由此可以得出新的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IAA的化学本质为,IAA的运输方式为,IAA的运输方向为___________

下图是人体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示意图(序号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请回答。

(1)参与②过程的细胞除了T细胞外,还有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和C细胞均由A细胞分化而来的,但他们成熟的部位不同,其中C细胞是在________中发育成熟的, B细胞是在________中发育成熟的.
(3)E和F都是________细胞,发生③过程后,会迅速分别产生__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___细胞。
(4)图中各种细胞的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是相同的,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问题。
(1)下表为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因素所做的实验。据图表可知,探究的影响因素有。要比较不同颜色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应选择的容器标号是
(2)图甲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温度对某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和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图中实线表示光合作用速率,虚线表示细胞呼吸速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分析图解可知,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受到温度的影响,其中与作用有关的酶对高温更为敏感。温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的阶段。光反应阶段产生的NADPH和ATP用于碳反应中过程。若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约是;若温度均保持在20 ℃的条件下,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该植物能否正常生长?。在温度为10 ℃的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3)根据甲图,在乙图的坐标上画出植物在15~60 ℃范围内的净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曲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