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中电流大小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其中E表示电磁铁。
(1)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可观察到电磁铁E吸引大头针的数量 ;这说明电磁铁的磁性因 。
(2)小明同学继续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其它因素,他利用两个相同的铁钉设计出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通过观察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 。
物理课上,李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了关于“水沸腾”的实验探究。
(1)小佳组装好器材,如图甲所示,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在水温升高到 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表中:
时间/min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温度/ |
90 |
92 |
94 |
97 |
98 |
98 |
98 |
98 |
如图乙所示是第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 ;
(2)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为 ,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李老师在课堂上给学生进行了图丙的实验演示: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结果发现已停止沸腾的水又重新沸腾。这是因为浇冷水时烧瓶内的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导致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沸点 (选填“升高”或“降低”)造成的。
小东学习了密度的有关知识后,做如下实验。
(1)小东在实验室里测量玻璃珠的密度。
①他将天平置于 桌面,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 点,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②接着测量几个玻璃珠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托盘中的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这些玻璃珠的质量为 。
③将这些玻璃珠放入量筒,量筒中水面变化如图乙所示,则玻璃珠的总体积为 ,玻璃珠的密度为 。
④小东按规范操作完成了实验,才发现天平横梁因磨损出现的缺口如图丙中A处所示,那么玻璃珠质量的测量值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真实值。
(2)小东回到家里,想要测量家里的空气密度,器材有:未充气的新皮球(如图丁,皮球壁厚度忽略不计),电子秤,打气筒(每次能打出一筒体积为 的空气)。已知皮球充气后如图戊所示,内部气压大于大气压。方法如下:
ⅰ.用电子秤测出未充气的新皮球的质量 ;
ⅱ.用打气筒给新皮球打入 筒空气后,皮球如图戊,用电子秤测出其质量 ;
ⅲ.计算空气密度的表达式为 。
由于空气浮力的影响,上述测量不够准确。仅用现有器材更准确地测量空气密度,需要增加一个步骤: 。
用你增加步骤中测得的物理量及已测得的物理量计算空气密度,表达式为 。
小辉学习了电学的有关知识后,做如下实验。
(1)小辉利用如图甲的电路测量某定值电阻R的阻值。
①连接实物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 (选填“a”或“b”)端,开关应 。
②实验中,移动滑片P至某位置,若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为分别 、 ,则R的阻值为 Ω。
③为减小误差,改变R两端电压,多次测量电压及电流值,算出对应的电阻,最后求出电阻的 值,作为R的阻值。
(2)小辉得知某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变化图像如图乙,就利用该热敏电阻制作温控报警器,报警器电路的一部分如图丙所示,电源电压为 。当环境温度达到或超过50℃时,电压 达到或超过 并触发报警器(图中未画出)报警。则图中 (选填“ ”或“ ”)应使用热敏电阻,另一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Ω。
如图甲为“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纸板给烧杯加盖,可以减少水的散热,从而 (选填“延长”或“缩短”)加热时间。
(2)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水中上升的气泡体积变 ;移开酒精灯,水会停止沸腾。
(3)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画出的水的温度﹣时间图像,分析可知:水的沸点为 ℃;水保持沸腾须不断 (选填“吸热”或“放热”),且温度 。
小桂和小林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实验中:
(1)他们按如图甲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在图乙的实物图中还差一根导线没有连接,请在图中画出该条导线。
(2)在实验过程中, 突然熄灭, 亮度不变,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路。
(3)排除故障后,用电流表测出通过 、 和干路的电流,记录如下表,第三次实验时电流表 指针指在如图丙的位置,其读数应为 A;小桂分析实验数据后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电流相等。小林认为小桂的结论可能不正确,为了验证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他们应该更换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灯泡再次实验。
实验次数 |
1 |
2 |
3 |
电流表 的示数/A |
0.18 |
0.2 |
|
电流表 的示数/A |
0.18 |
0.2 |
|
电流表 的示数/A |
0.36 |
0.4 |
(4)本实验要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