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灯丝电阻约为10Ω。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25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3)闭合开关前,图A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     (选填“A”或“B”)端。
(4) 小叶同学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26所示)为
      V,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B中滑片P向        (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5)小向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C所示的I-U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6)小勇同学在实验中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种即可)。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伟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
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
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③接触面积的大小.
接下来小伟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操作验证他的猜想:

(1)实验中小伟应该用弹簧测力计水平________________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这样做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的知识得出拉力等于摩擦力,从而测出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的大小.
(2)如果小伟要探究猜想②,他应该选择________________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步骤来操作,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3)小伟要探究猜想③,他将木块切去一半,重复甲的操作过程,如图丁所示.他比较甲和丁的实验结果,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可靠吗?答:________________.小伟在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

小刚同学为了参加体育考试,想测试一下橡胶底和牛筋底的运动鞋哪双摩擦力更大.

(1)如图甲所示,他首先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橡胶底运动鞋在水平桌面上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___N.
(2)小刚发现牛筋底的运动鞋较轻些,于是便向鞋中添加了适量的砝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在拉动过程中小刚发现,匀速直线拉动鞋实际很难控制,于是他将鞋放在水平方置的木板上,将弹簧测力计固定,改为拉动木板,如图乙所示,当他水平向左拉动木板时,鞋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木块重力的示意图.

(1)以下有关弹簧测力计使用时的注意点,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
B.避免弹簧、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
C.读数时视线要和刻度盘面平行
(2)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_____ N.
(3)图中使弹簧伸长的力是________________ (选填:“木块的重力”、“木块拉弹簧的力”或“弹簧拉木块的力”).
(4)图中木块正处于静止状态,它受到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小明是一位爱刨根问底的孩子,他和他几个同学在物理实验室里.想对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一探究境.

探究一:测力计面板上的刻度为何是均匀的,他们打开测力计的外壳,发现内部结构如图丙,探究结果:弹簧的伸长量x与拉力F成正比关系,若设比例系数为k则F、k、x间的关系式可写为:________________ ,并在丁图中用图象表示这种关系.
探究二:察看不同的测力计,如图甲与乙同样2N的拉力,甲的伸长量是乙的二倍,研究它们的内部结构发现,绕制甲弹簧的钢丝更细更柔软,结论:比例系数k与________________ 有关,k值小则意味着________________ .
探究三:他们联想到橡皮筋也近似符合弹簧的规律.那么,若将几根橡皮筋并排使用,更难拉伸,则他们整体的k要比一根橡皮筋的k要________________ (填“大”“小”或“相等”)

如图是某学习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是点燃的蜡烛,B是与A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

(1)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________________ 不易确定的问题.
(2)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_______________ 关系.
(3)实验中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观察记录之后,将B蜡烛撤掉,拿一张白纸放在刚才B蜡烛的位置,却没有承接到A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 像.
(4)小组同学进行了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6.20
8.68
10.35
13.52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cm)
6.20
8.73
10.35
13.48


实验数据中,像和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不是都相等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