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②④⑤ | B.③④⑤ | C.①④⑤ | D.②③④ |
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②③⑤ | B.①②⑤ | C.①③⑤ | D.②④⑤ |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2008年和2009年两大产业结构图。回答下列各题。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产值保持稳定不变 |
B.目前该市以第二产业为主 |
C.2009年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
D.产业结构应坚持均衡发展 |
该市目前面临资源、能源短缺;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劳动力,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环境承载力达到极限。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加大科技投入,减少企业数量,发展第三产业 |
B.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
C.引进高技术人才,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 |
D.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缓解土地紧缺的局面 |
高新技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尤其是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属于高新技术产业区的是()
A.日本的九州 | B.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
C.中国东北工业基地 | D.德国的鲁尔工业区 |
某一地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高等院校云集,则该地区应优先发展()
A.资源密集型工业 | B.劳动密集型工业 |
C.资金密集型工业 | D.技术密集型工业 |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重新分配。回答下列各题。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
A.第一产业将逐渐增多 |
B.第二产业先增后降 |
C.第三产业将稳步减少 |
D.第二、三产业将稳步增加 |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A.第一产业比重较大 |
B.第二产业比重较大 |
C.第三产业比重较大 |
D.第一、二、三产业比重相当 |
下图是“某城市处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示意图”。其中表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的是()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农业社会的自然基础有()
①平坦的地形 ②丰富的矿产资源
③人口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 ④肥沃的土壤
⑤适宜的温度 ⑥充足的日照
⑦便利的水陆交通 ⑧便利的河水灌溉
A.①②④⑤⑥⑧ | B.①④⑤⑥⑧ |
C.①④⑤⑥⑦⑧ | D.①②③⑤⑥⑧ |
尼日尔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以农牧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但采矿业比较发达,铀矿资源丰富,自1959年发现铀矿后,现已探明铀矿储量为21万吨,居世界第五位,已先后成立3家合资企业。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有()
①预期寿命 ②教育程度 ③国内生产总值 ④人均国民收入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下面关于尼日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最大 |
B.劳动力开始向服务业大规模转移 |
C.中心城市发展迅速 |
D.大多数劳动力从事采矿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