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①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示一、图示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图示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②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③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材料四反映出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
材料一……是以赏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罚莫如重而必,使民畏之;法莫如一而固,使民知之。故主施赏不迁,行诛无赦,誉辅其赏,毁随其罚,则贤不肖俱尽其力矣。
——《韩非子》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统一,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认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患,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日: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上述三位思想家各处于什么时代? 并简要概述其时代特征。
(2)上述三段材料反映的政治观点有何不同?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一、二和材料三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
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不能没有科学精神,也不能没有艺术精神,更不能没有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提倡一种以人和自然为研究对象、崇尚知识和理性的非神学的世俗文化。其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重精神的价值。
(周国平教授在国家行政学院的讲演)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说人文精神起源于古代希腊,你的依据是什么?(3分
(2)14-18世纪的西欧,兴起三次思想解放潮流,它们是怎样一步步推动着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的?
(3)在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中,有的思想家提出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具体构想,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请举两个事例加以说明(必需有一个是中国史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
一般认为,西学东渐是指西方学术思想和文明成果向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这种潮流不断加强,期间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人物。阅读下表:

人物
编号
人物
人物速写
人物编号
人物
人物速写

梁启超
号称“冰室主人”,曾拜“南海先生”为师

林则徐
民族英雄,领导了“虎门硝烟”

李鸿章
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被指为“卖国贼”

康有为
广东南海人,著有《孔子改制考》一书

魏源
著有《海国图志》一书

李大钊
曾任北大图书馆主任,著有《庶民的胜利》一书

陈独秀
《新青年》的创办者

曾国藩
创建了“湘军”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从对“西学东渐”的认识和实践的角度,将上述人物分为A、B、C、D、四类。
(2)概述这四类人物所代表的派别对学习西方的态度主张。
(3)结合上述人物的实践经验和教训,谈谈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外国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威尔逊总统立刻号召他的同胞严守中立。1914年8月19日,他在向美国人民发表的讲话中声称:“……美国必须不但在名义上而且在事实上做到保持中立。”
材料二:……到1914年底时,摩根商行已对协约国在美国购买军用物资一事作了“安排”。为了支付这些军用物资,各协约国先是给现金,然后卖掉了它们在美国所拥有的公债券和股票,最后不得不大笔大笔地借款。
材料三:(1917年)4月2日,国会召集了一次特别会议,威尔逊总统向与会议员宣读了《战争咨文》:“我们很高兴为世界的最终和平和各民族的解放而战。……我们不希望征服,不希望支配……我们只是人类权利的一个卫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美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政策是什么?材料三中美国的政策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借口是什么?
(2)综合以上材料,说明美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政策实质。根据材料二分析其参加协约国作战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指被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
——人教版《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材料二: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良田;芝加哥和敖得萨是我们的粮仓;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西部大草原放逐着我们的牛群;秘鲁送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非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园和香料园;西班牙和法国是我们的葡萄园;地中海沿岸各国是我们的菜园主;我们的棉田,长期以来就分布在美国的南方,而现在差不多扩展到地球各个热带地区去了。
——英国经济学家史丹莱·杰温顿
材料三: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是破坏性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的未来结果》
请回答:
(1)材料一所说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殖民体系,它的初步形成、最终形成分别是什么时候?
(2)材料二的作者为英国资产阶级提出了什么样的政治主张和经济主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