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渔场形成的原因是
A.日本暖流和秘鲁寒流交汇 | B.巴西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 |
C.上升的补偿流 | D.东格陵兰寒流和墨西哥湾暖流交汇 |
下图中甲地位于华北平原,乙地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题。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海拔 | B.热量 |
C.水分 | D.土壤 |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A.广泛种植水稻 | B.水运发达 |
C.冬季河流结冰 | D.雨热同期的气候 |
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纬度位置 | B.海陆位置 |
C.河流流向 | D.盛行风向 |
下图为“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读图回答题。图中序号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
A.①地表起伏大,②地表侵蚀,③植被覆盖差 |
B.①植被覆盖差,②地表起伏大,③地表侵蚀 |
C.①地表起伏大,②植被覆盖差,③地表侵蚀 |
D.①地表侵蚀,②地表起伏大,③植被覆盖差 |
水土流失会加剧河流中下游的洪涝灾害,原因是
A.地表起伏增大,水流速度加快 | B.河流含沙量增大,泥沙沉积,河床抬升 |
C.土壤质地变差,粮食产量减少 | D.植被覆盖率降低,保护地面能力下降 |
发菜的主要产地在中国西北,它是一种上好的固定沙土的野生植物。“刮地穷”是指在刮取发菜时,连牧草同根一刮而尽。在过去二十余年中,仅内蒙古地区因采挖发菜而沙化的草场面积已经相当于两个香港,成为沙漠化的一个重灾区。结合下图完成题。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形成原因除了刮取发菜外,还有
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②过度樵采导致土地沙化
③过度放牧导致草原退化④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③ |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形成这种现象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增大,导致荒漠化加剧 |
B.气候干旱,地表水丰富,河流发育良好 |
C.大风日数多,地表沙质沉积物多,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
D.这里的高山地区冰川作用显著,加上图中河流的作用强烈 |
图示地区是我国西气东输的主要气源地,天然气开发对本地区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①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可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可带动当地天然气化工业和航天工业的发展
③在当地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④西气东输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的大气质量,提高当地的环境质量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下图为我国各类产品出口额相差数据示意图。读图回答题。21世纪初我国各类出口产品中()
A.资源型产品在我国出口产品中占有重要地位 |
B.技术型加工产品对我国出口额贡献率最大 |
C.技术型产品在世界上的出口竞争力强于劳动密集型加工产品 |
D.资本型加工产品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比重低于资源型产品 |
21世纪初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A.劳动力素质明显提高 | B.农矿产品产量下降 |
C.基础设施投资扩大 | D.产业结构升级取得显著成效 |
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读表回答题。
年份(年) |
1955 |
1965 |
1975 |
1985 |
1995 |
2000 |
2005 |
荒漠化面积 (万平方公顷) |
67 |
69 |
71 |
89 |
197.26 |
257.8 |
262.2 |
70年代以后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迅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降水减少 | B.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
C.过度放牧,草场破坏 | D.过度开垦,土地退化 |
下列治理我国土地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A.南方低山丘陵均实行退耕还林 | B.温带草原牧区推行定居轮牧 |
C.露天矿区采取表土填埋复植 | D.西北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