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在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把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分布示意图”,回答各题。
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有关湿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湿地是重要的遗传基因库,对维持野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
| B.大力开垦湿地,有利于扩大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 |
| C.降解污染物,可使有毒物质降解和转化,使当地和下游区域受益 |
| D.调蓄洪水,减轻自然灾害 |
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围湖造田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 A.甲和丙 | B.乙和丁 | C.甲和丁 | D.乙和丙 |
下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正确的是
①将林地和草地都开垦为耕地 ②积极推广喷灌等节水浇灌技术
③加大科技投入,改造一批中低产田 ④在陡峻的山坡上修梯田扩大耕地面积
| A.①② | B.②③ |
| C.③④ | D.②④ |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水循环环节)”,回答下列小题。
有关各地区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亚地区:环节①的水量7月份较小 |
| B.南亚地区:环节②的水量1月份较大 |
| C.地中海沿岸:环节③的水量7月份较小 |
| D.开普敦附近:环节⑥的水量1月份较小 |
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施加的影响最大 |
| B.跨流域调水可以增加环节③的水量 |
| C.修建水库可以减少环节⑤的水量 |
| D.植树造林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 |
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 A.a增加 | B.b增加 | C.c减少 | D.d减少 |
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月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蒸发旺盛 | B.河道弯曲 | C.地势起伏 | D.湿地调蓄 |
下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图中丙地的风向是()
| A.东北 | B.东南 | C.西北 | D.西南 |
下列关于图示天气系统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多连续性降水 |
| B.B降水多出现在锋后 |
| C.丁地风力比丙地更大 |
| D.甲、乙、丙、丁四处温度最高的是丁 |
下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关于丙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冬季北移夏季南移 |
| B.气温高,气流上升 |
| C.控制地区昼夜温差大 |
| D.控制地区降水丰富 |
有关a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乙风带与丙气压带交替控制 |
| B.全年受乙风带影响 |
|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
|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