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等植物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能量转换的重要细胞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的物质A是 ,物质A进入线粒体的条件是 。
(2)在图二中乙~丙段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 。
(3)在图二甲状态时,可以发生图一中的哪些过程?(用图中字母表示) 。
(4)在图二乙点所处的状态时,叶绿体内ATP移动的方向是 。线粒体中产生的CO2的去向是 。
(5)如果在图二的丙点突然降低CO2浓度,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是 ,有机物(葡萄糖)的变化情况是 。
(6)在图二丁点所处的状态时,叶绿体中产生的O2的去向是 。
(7)在图二丁点的光照强度时,植物实际光合量是 。(用CO2的吸收量来表示)
下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图乙为其中部分营养结构。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过程①表示,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哪些成分(用字母表示)。
(2)图甲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分别是。
(3)乙图中的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蟾蜍的数量,这属于调节,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能力。
(4)若草固定的总能量为6.8×109 kJ,食草昆虫和鼠同化的总能量是1.3×108 kJ,则人最多能获得能量kJ。
(5)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调整到3/4,从理论上分析,改变取食比例后蛇体重增加l kg,人能比原来多增重kg。 (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
下图是受到寒冷刺激时,机体发生的某些调节和代谢过程示意图。图中甲、乙、丙表示三种具有内分泌功能的器官,a、b、c、d、e表示具有特定功能的化学物质。请据图回答:
(1)结构甲表示的器官是,图中细胞质受体和核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2) d控制e形成的过程称为。
(3)受寒冷刺激时,皮肤冷觉感受器对离子的通透性增强,膜电位将变为。
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A、a)、高秆和矮秆(基因为B、b)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
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γ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4株、抗病矮秆1株(乙)和不抗病高秆1株(丙)。将乙与丙杂交,F1中出现抗病高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秆和不抗病矮秆。选取F1中抗病高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秆植株(丁)。
另一实验表明,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均为抗病高秆。
请回答:
(1)上述培育抗病高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诱变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其中杂交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花药离体培养中,可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通过诱导分化成________获得再生植株。
(2)从基因组成看,乙与丙植株杂交的F1中抗病高秆植株自交能产生种基因型。
(3)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丙植株杂交得到F1的过程。
回答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问题:
右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该装置放在20℃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mL,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30分钟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mL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的位置。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mL/h。
(2)用这一方法测量光合作用速率,比实际的光合速率要低,原因是。
(3)假若将该植物的叶的下表皮(分布有气孔)涂上一层凡士林,光合作用的速率会大幅度下降,原因是的供应减少,限制了光合作用反应。
(4)如果在原实验中只增加光照强度,则针筒的容量仍维持在0.6mL读数处。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mL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的位置上。比较两个实验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下图是甲状腺活动的分级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1)图中的“激素I”、“激素Ⅱ”和“激素Ⅲ”分别是、
和 。
(2)图中“激素Ⅲ”的分泌增多反而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这种调节机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