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20年代,有作家说:“他们在各个角落织补着支离破碎的工业网,重新组织俄国的商业,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促使俄国大地开始复苏的措施有 ( )
A.国营企业实行高度集中管理 | B.国家政权与私人资本合作 |
C.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 D.加快实行农业集体化 |
按照德意志帝国宪法,国王可以任免宰相和其他官员,创制法律,甚至召开和解散议会。这反映了这部宪法具有()
A.军国主义色彩 | B.专制主义色彩 | C.民族主义色彩 | D.民主主义色彩 |
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其内在的社会根源在于 ( )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
C.封建残余势力和共和派斗争激烈,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
D.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其民主化进程 |
“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2/3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是 ( )
A.中央集权原则民主原则 | B.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
C.自由平等原则权力制衡原则 | D.中央集权原则分权原则 |
19世纪70年代后英国政治体制发展的特点是( )
A.议会权力削弱,国王权力增强 | B.内阁权力削弱,议会权力增强 |
C.议会权力削弱,内阁权力增强 | D.议会和国王权力增强,内阁权力削弱 |
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
B.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体现了罗马法不断完善的过程 |
C.罗马法中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永恒的价值 |
D.自然法具体阐述了当时罗马的法律条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