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一地区的两幅等高线地图,回答下列各题。对这两幅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大 |
B.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小 |
C.两图的比例尺相同,但实地范围不同 |
D.两图的比例尺相同,但等高距不同 |
对甲地的地理特征描述确定的是( )
A.图示地区有河流发育,流向为自西向东 |
B.图示地区的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
C.图示地区是我国的主要水稻种植区 |
D.图示地区水土流失和滑坡严重 |
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经过课外调查得到某一河流各月平均径流数据,绘制成下图 (图中数字表示月份,同心圆数值自内向外增大)。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关于该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年有两次汛期,汛期时间长 |
B.冬季有结冰期,出现断流现象 |
C.径流量大,泥沙含量大 |
D.水位不稳定,季节变化大 |
关于该河流域农业发展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热量不足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
B.冬小麦种植面积广,是我国冬小麦主产区之一 |
C.农产品单产高,商品率低 |
D.土壤盐碱化是农业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下面为过M点(128°E,48°N)沿经线和纬线作的相同长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若①、②为同一山脉,则该山脉的走向大体为
A.南北走向 | B.东西走向 |
C.西北—东南走向 | D.东北—西南走向 |
关于图中M地附近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量小,含沙量大 | B.结冰期长 |
C.汛期只出现在夏季 | D.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
读“我国东部沿海部分省(市、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示反映我国的资源问题是
A.耕地与水资源的配置失衡 | B.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 |
C.资源总量多,人均资源量少 | D.土地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
我国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A.西气东输 | B.南方平整土地,北方节约用水 |
C.南水北调 | 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下表为我国黑龙江、海河、闽江(福建境内)、伊犁河(发源于新疆)长度、径流量和含沙量情况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甲、乙、丙、丁四条河流依次是
A.海河、黑龙江、伊犁河、闽江 |
B.闽江、黑龙江、海河、伊犁河 |
C.海河、闽江、伊犁河、黑龙江 |
D.黑龙江、海河、闽江、伊犁河 |
以上四条河流的共同特征是
A.都参与海陆间水循环 |
B.流域面积均位于我国境内 |
C.径流量主要受降水量影响 |
D.夏季均出现丰水期 |
下面是有关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有
A.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大部分为温带和亚热带,小部分为热带和寒带 |
B.从西向东,经度相差60多度,分属五个时区 |
C.我国最北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
D.我国领土最西端在青藏高原的西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