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南北半球极昼极夜区的季节性扩大和缩小,图中每个圆圈分为上下两半,分别表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三个同心圆圈从大到小的纬度最接近于( )
A.66°34′ 69°44′ 78°28′ |
B.78°28′ 69°44′ 66°34′ |
C.90° 87°46′ 66°34′ |
D.66°34′ 78°46′ 90° |
“夏至十八天,冬至当日回”是我国劳动人民对昼夜增减变化的夸张说法。对此说法的解释正确的是
A.夏至日昼增夜减的变化比冬至日昼增夜减的变化缓慢 |
B.夏至日昼减夜增的变化比冬至日昼增夜减的变化要快 |
C.夏至日昼减夜增的变化比冬至日昼增夜减的变化缓慢 |
D.夏至日昼增夜减的变化比冬至日昼减夜增的变化缓慢 |
读图,并结合P地气候资料判断28~30题。P地的气候特点
A.全年温和湿润 | B.年均温在0℃以下 | C.全年高温多雨 | D.各月降水差异较大 |
七月Q地比P地
A.人口密度大 | B.黑夜时间长 | C.日出时间相同 | D.平均气温高 |
近几十年,乙半岛的海岸线变化较大,主要由于
A.填海造陆 | B.地震频繁发生 | C.冰架崩裂及消融 | D.飓风与风暴潮侵袭 |
读南极洲等高线图和南极洲4个气象站气温曲线图,回答25~27题。法拉第站在哈利湾站的
A.西南方向 | B.东北方向 | C.东南方向 | D.西北方向 |
关于四个气象站气温的正确叙述是
A.最低气温均出现在7月 |
B.各站之间的气温差异夏季最大 |
C.气温季节变化最小的是法拉第站 |
D.南极气温年较差为22℃ |
东方站各月气温都比南极点低,主要原因是东方站
A.纬度比南极点高 | B.海拔比南极点高 | C.受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 | D.终年盛行西北风 |
白令海峡是连接北美洲和亚欧大陆的交通要道,俄罗斯计划出巨资修建白令海峡海底隧道。打通俄罗斯至美国阿拉斯加的铁路。结合图回答23~24题。下列关于隧道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候寒冷 |
B.喀斯特地貌广布,地下溶洞、暗河众多 |
C.落叶阔叶林广布 |
D.地势平坦,沃野千里 |
下列关于图中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纬度比B地低,所以冬季A地气温比B地高
B.冬季A地气温比B地低,洋流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C.气温年较差A地与B地相同
D.两地主要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图中左图为2010年末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遭受暴雨洪涝袭击区域示意图,右图为新西兰位置图。读图回答21~22题。本次昆士兰州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高压系统活跃 | B.东南信风较强 | C.东北信风较强 | D.监测预报失准 |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农业生产的相同点有
A.畜牧业发达 | B.商品谷物农业发达 | C.机械化水平不高 | D.农牧区水分条件优越 |
读某地区海陆分布图,回答19~20题。图中曲线P表示某地区1月份20℃等温线,虚线P1,P2是有待确定的等温线走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等温线P应向P1方向弯曲 |
B.等温线P应向P2方向弯曲 |
C.等温线P通过P1,P2之间没有弯曲 |
D.等温线P夏季向P1方向弯曲,冬季向P2方向弯曲 |
图中阴影部分地区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为了缓解其限制性因素,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营造农田防护林 | B.发展混合农业 | C.东水西调 | D.禁止过度抽取地下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