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但在处理纸带的过程中不小心把纸带撕成三个小段,并丢了中间段的纸带,剩下的两段纸带如图所示。已知电源频率为50HZ,在纸带上打出的各点间距离记录在图中。
①A、B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m/s;
②丢失的中间段纸带上有__________个点;
③由这两段纸带可以求得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 m/s2。
(2)(10分)有一个额定电压为2.8V,功率约为0.8W的小灯泡,现要用伏安法描绘这个灯泡的I-U图线,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电压表(0~3V,内阻6k)
B.电压表(0~15V,内阻30k)
C.电流表(0~3A,内阻0.1)
D.电流表(0~0.6A,内阻0.5)
E.滑动变阻器(10,2A)
F.滑动变阻器(200,0.5A)
G.蓄电池(电动势6V,内阻不计)
①用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电压表应选用__________,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__。(用序号字母表示)
②通过实验测得此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由图线可求得此灯泡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________;
③若将此灯泡与电动势6V、内阻不计的电源相连,要使灯泡正常发光,需串联一个阻值为_____的电阻。
要求使用如图所示器材测定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并且作出小灯泡的电功率P与它两端电压的平方(U2)的关系曲线,已知小灯泡标有“6V,3W”的字样,电源是8V的直流电源,滑动变阻器有两种规格,R1标有“10Ω,2A”,R2标有“100Ω,20mA”; 电压表V:0—3—15V;电流表A:0—0.6—3A;测量时要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并测多组数据.
(1)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填R1或R2) 电压表的量程应选,电流表的 量程应选
(2)甲同学把实物连成如图(1)所示的实验电路,闭合电键后小灯泡不亮,经合作者乙同学检查,发现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你圈出这根导线,并用笔加以纠正;
(3)当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电键,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读出如图(2)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 V.
(4)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测出多组电压、电流值,可得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并作出相应的P-U2图象.则在图(3)中,有可能正确的的图象是 ,其理由是 .
某同学测量一圆柱体长度和直径。:
(1)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其长度如图,由图可知其长度为cm;
(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其直径如图,由图可知其直径为mm;
某同学在做“探究平抛运动物体的规律”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斜槽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
(1)在提供的下列器材中,不需要的有:.(填字母代号)
A.白纸;B.方木板;C.斜槽轨道;D.小球;E.天平;F.重锤线;G.秒表;H.刻度尺;I.打点计时器.
(2)为了得到较准确的运动轨迹,在下列操作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通过调节使斜槽轨道的末端水平
B.为减少实验误差,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轨道上不同位置滚下,最后取平均值
C.为消除轨道摩檫力的影响,应使斜槽轨道的末端倾斜,直到小球能在轨道末端的水平部分匀速运动以平衡摩檫力
D.小球每次必须由静止从同一位置释放
(3)某同学通过实验描迹得到平抛运动轨迹上A、B、C三个点(如图所示),其坐标标记如图,坐标原点为抛出点,y轴竖直向下,其中点的位置或坐标的测量有明显的错误,由你认
为正确的数据算出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g取10m/s2)
现用伏安法研究某电子器件R1的(6V,2.5W)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特性曲线尽可能完整,备有下列器材:
A.直流电源(6V,内阻不计); |
B.电流表![]() ![]() |
C.电流表![]() ![]() |
D.电压表V(0—3V,内阻1000![]() |
E.滑动变阻器(0--10,
);
F.滑动变阻器(0--200,
);
G.定值电阻(阻值1190
);
H.开关与导线若干;
(1)在实验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够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电流表应选用。(填写器材序号)
(2)根据题目提供的实验器材,请你在方框里设计出测量电子器件R1伏安特性曲线的电路原理图(R1可用“”表示)。
(3)将上述电子器件R1和另一电子器件R2接入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它们的伏安特性曲线分别如图(乙)中Ob、Oa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8.0V,内阻忽略不计。调节滑动变阻器R3,使电阻R1和R2消耗的电功率恰好相等,则滑动变阻器R3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如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接220V,50Hz的交流电源;C为钩码;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可以认为细绳对小车的拉力F等于钩码的总重量。
(1)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该同学由纸带上的打点每两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得到A、B、C、D、E几个计数点,测量得相邻计数点间的长度如图中所示。则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保持钩码的重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应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钩码的重量。这样的研究方法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钩码的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拉力F的关系图线如图(c),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
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