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6分)有A、B、C、D四种物质,如图所示,A、B、C在一定下可以发生转化,在C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生成白色沉淀A。D与A、B、C均能发生反应,D与C发生中和反应,D与A反应有CO2气体产生,D与AgNO3溶液反应,可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⑴请根据已知条件推断四种物质的化学式:
A                 B           C           D             
⑵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                              
D与A反应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还原反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常用装置,请完成下列问题。

(1)在此实验进行前,需准确测量密闭系统内空气的体积,密闭系统内有两个注射器和一个不规则的玻璃管,你认为密闭系统中空气体积的测量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检查该装置气密性:
(3)用酒精灯加热时,先给玻璃管预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确保氧气完全被消耗,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
a.铜丝量要足
b.反应时间要足够长
c.反复交替推拉活塞,使空气与铜丝充分接触
(5)通过该实验,表明反应后系统剩余气体具备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
a.无色无味 b.不能和铜反应 c.能生产化肥
(6)写出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

图A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图A方框的横线上填的是 ,图B方框的横线上的数字是
(2)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2个氟原子 ,钠离子
(3)钠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1)向容积为250 mL的细颈玻璃仪器A中加水至虚线处,再滴几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__。

(2)继续向A中加酒精至凹液面最低处正好与刻度线相切。塞紧玻璃塞,将A中 液体倒转摇匀,重复2次。静置一段时间后,A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说明__________。仪器A细颈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实验小组欲测定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
【设计原理】将一定质量的双氧水样品与二氧化锰混合,测定反应产生的氧气的质量,再通过方程式计算,得到过氧化氢的量。(“碱石灰”是氧化钙和固体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极易吸收水蒸汽)

【过程方法】
(1)组长首先设计(如图A):向装有样品溶液的锥形瓶中投入二氧化锰,待双氧水完全反应完毕后测得产生氧气的质量是9.6g,则制取氧气为(13) mol,双氧水中含过氧化氢多少mol?(写出具体计算过程)(14)
(2)小林对组长的设计提出质疑,在组长方案的锥形瓶上加一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如图B),然后再操作,请说明小林质疑的理由是(15)
(3)若用C装置来制取氧气并测得氧气的体积,此处的收集方法是(16) 法,收集到氧气的体积约等于(17)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写出图中仪器名称:a (1) ;b (2)
(2)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
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 ,搭建A装置时,酒精灯应在固定仪器a之(4) (选填“先”或“后”)放置。
Ⅱ.图中可以收集氧气的装置有(5) (填装置编号)。
Ⅲ.从反应后的剩余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的操作是(6)
(3)实验室在常温下用块状电石与水反应制取乙炔气体,该反应必须严格控制加水速度,以免引起发生装置炸裂。上图中最适合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是(7) (填装置编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