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M是绿色植物。据此回答各题。

图示作用直接说明了森林可
| A.涵养水源 | B.防风固沙 |
| C.减弱噪声 | D.净化空气 |
图示作用造成的结果有:①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②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③改变了化学元素的存在形式和空间 ④把地理环境中的有机界和无机界联系起来
|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下列现象与图示作用增强有关的是
| A.全球气候变暖 | B.新疆瓜果特别甜 |
| C.三江平原粮食单产较低 | D.甘蔗不宜在我国北方种植 |
读非洲某区域图,回答下面两题。
E地为纳米市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狭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伸的主要原因是 ( )
| A.地形影响 | B.气温影响 |
| C.大气环流影响 | D.洋流影响 |
M地为世界重要的渔场,其成因是 ( )
| A.温带海区 | B.暖寒流交汇 |
| C.上升流的影响 | D.河流的流入 |
关于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表示的地层中,②地层含有石油,开采时应在a处钻井 |
| B.乙图表示的地层中,b处绝对不会含有化石 |
| C.丙图表示流动沙丘,其所在地的盛行风向如a箭头所示 |
| D.丁图所示地形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
读右图,完成4—5题。
4.图中代号所对应的地质构造正确的是()
| A.①是背斜,④是地垒 | B.①是地堑,③是地垒 |
| C.②是断层,④是地堑 | D.①是向斜,③是背斜 |
5.若甲、乙两处都有地下水,叙述正确的是()
| A.按埋藏条件,甲处为承压水 |
| B.甲处地下水运动可能由低处向高处渗流 |
| C.乙处的直接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 |
| D.水量较稳定、水质较好的是乙处 |
右图为某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岩层,最晚形成的是( )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⑤ | D.④⑥ |
2.如果④是石灰岩,则⑤为()
| A.花岗岩 | B.砂岩 | C.大理岩 | D.板岩 |
3.岩石①在地表的部分常具有的特征是()
| A.含有生物化石 | B.有较多的气孔 |
| C.有方解石组成 | D.有明显的层理 |
地质构造剖面图,分析回答10题。
10.下列叙述可能成立的是
A.假设C处是休眠火山,可能找到的矿物是煤炭
B.喜马拉雅山的成因与图中C山的成因相同
C.假设D处发生5.4级地震,A、B、C、D相比,感觉最明显的地点可能是A
D.假设C处是断层形成的,那么可能是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