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A、B、C是某条自然河流不同河段上的横截面剖面图。分析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A、B、C三图按河流流向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_____。
(2)河流A、C两处形成河谷的原因分别是什么?B处沉积物较厚的原因是什么?
(3)A处森林资源的环境主要功能有哪些?如果不合理采伐,河流的水文特征将产生怎样的变化?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图示意灵渠位置。


(1)从军事角度指出秦开凿灵渠的主要目的,说明原因。
(2)说明灵渠的开凿对当时区域间联系的意义。
材料三:白驹过隙越千年,往事如烟话沧桑,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成为拥有超过6000万人口的中国最密集的城市群,年工业生产总值超过7000亿美元的"世界工厂"。
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珠江三角洲的一些地区利用国家赋予的优惠政策,毗邻香港的独特区位优势,低廉的土地成本和内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来的资金、技术和人才,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的"三来一补"贸易,逐步在家电、电子信息、玩具、服装等产业领域形成巨大的生产规模,占据叾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创立了快速工业化的经济发展模式,促进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快速发展,但近年来,对珠三角上述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争论逐步增多,尤其在国际金融危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这一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反思。
(3)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联系当前实际对该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简要分析。

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地图反映了人们认识世界的程度,地图的变化记录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地图形式--数字地图。据下图,回答问题。

与纸质地图相比,概括数字地图功能方面的特点。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目标与责任。城市绿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下图为某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简述规划绿地的分布特点。
2.阐述该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原理。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blob.png

(1)说明在地形影响下,该区域城镇和交通线路的分布特征。
(2)简述图中滦河三角洲的成因。
(3)比较图中(a)与(b),分析滦河河道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
2010年,曹妃甸新建的首钢京唐钢铁厂已全面投入生产。
(4)说明钢铁厂建设对曹妃甸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5)概述制约华北平原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并提出应对措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