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最主要的补给形式是
A.地下水 | B.湖泊水 | C.大气降水 | D.冰雪融水 |
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中,出现旱灾最少的是( )
A.干旱地区 | B.半干旱地区 | C.湿润地区 | D.半湿润地区 |
公元190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的23起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中,有21起都是由于地震导致的,其主要分布情况如下表所示。读表格,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 )
次数 |
国家 |
4次 |
中国(唐山、汶川等) |
3次 |
伊朗 |
2次 |
次土耳其、意大利 |
1次 |
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秘鲁、智利等 |
A.这些地震大多数为深源地震
B.土耳其、意大利由于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故地震较多
C.发生地震的国家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D.日本、印度、巴基斯坦、秘鲁、智利等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故地震较多
读图甲和图乙,完成题。2010年,造成安徽省直接经济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旱灾 | B.雪灾 | C.台风 | D.洪涝 |
2010年底到2011年初,安徽省可能出现的突出自然灾害有( )
A.洪涝 | B.雪灾 | C.台风 | D.旱灾 |
读图,回答题。图示地区存在的生态破坏是( )
A.土壤侵蚀 | B.土地沙化 |
C.森林枯竭 | D.草原退化 |
图中A地区容易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时旱情加重 | B.暴雨时出现凌汛 |
C.地势高容易出现霜冻 | D.夏秋易发生台风 |
C地区因侵蚀发展易诱发的地质灾害是( )
A.火山 | B.地震 | C.泥石流 | D.地裂缝 |
垦殖指数是指一个地区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下表为世界及各地区耕地垦殖指数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变化表。据表,回答题。
项目 地区 |
垦殖指数(%) |
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公顷/人) |
||
1950年 |
2000年 |
1950年 |
2000年 |
|
亚洲 |
14.7 |
17.5 |
0.31 |
0.14 |
欧洲 |
31.3 |
28.8 |
0.38 |
0.27 |
北美洲 |
12.0 |
12.4 |
1.31 |
0.81 |
非洲 |
5.8 |
6.3 |
0.87 |
0.27 |
大洋洲 |
2.0 |
6.0 |
1.21 |
1.84 |
世界 |
9.7 |
11.0 |
0.51 |
0.26 |
亚洲的垦殖指数较高,可能的原因是( )
A.地形多种多样,以平原为主 | B.季风气候显著,气象灾害较少 |
C.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 | D.农垦历史悠久,人口数量众多 |
2000年与1950年相比( )
A.欧洲因人口增长较快,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
B.大洋洲因人口负增长,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增加 |
C.北美洲垦殖指数的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D.非洲因机械化水平高,导致垦殖指数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