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秦统治者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属地。征服周围一个又一个国家。当时的人恐惧地称“秦为野兽”,把秦无情的扩张比做“蚕食”。到公元前221年,秦统治者成为全中国的主人,他采用了始皇帝的称号。始皇帝就是“第一个皇帝”。他的继承人将为“第二个皇帝”,这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至千万世,传之无穷”。
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他还在中央建立起一套严密的权力体系。此外,新皇帝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行经济集中化。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秦朝并没有如新皇帝预想的那样“一代一代传下去,‘至千万世,传之无穷”’,主要原因是什么?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皇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实际上废除的是什么制度?
(4)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在加强地方管理方面总体上有什么特点?带来什么影响?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政治、文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击县百余里,桑麻青芬盈。机援声札札,牛驴走纷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三】【材料四】
【材料五】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末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问富裕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材料六】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中国传统耕作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材料一、二反映的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基本模式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点?
(2)材料三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种经济成分?材料四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哪三次重大运动?材料三、四之问有何内在联系?
(3)概括材料五中邓小平讲话的基本思想并指出其影响。
(4)观察材料六,除了图中文字直接表述的三个“最需要”所表达的信息外,你还可以从中得到哪些重要信息?
近代中国在20世纪初,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中国民主革命实现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这是诸多历史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诸多历史因素”指的是哪些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2).这种“诸多历史因素的共同作用”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1:农民在乡里造反……乃是广大农民群众起来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乃是乡村的民主势力起来打翻乡村的封建势力。宗法封建性的土豪劣绅,不法地主阶级,是几千年专制政治的基础,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的墙角。打翻这个封建势力,乃是国民革命的真正目标。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材料2:1927年1月,英国将驻威海卫的舰队开到上海,还准备从国内派三个旅的军队到上海。美国也命令马尼拉的舰队到上海。 ——《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
材料3:蒋介石业已变为国民革命公开的敌人,业已变为帝国主义的工具,业已变为屠杀工农和革命群众的白色恐怖的罪魁。
请回答:
(1)20世纪20年代后半期,中国农民运动兴起的原因及特点?
(2)国民大革命时期,英美迅速干涉中国革命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从国际背景分析英美干涉中国革命的原因?
(3)根据材料3,说说一国民大革命失败客观原因的历史根源是什么?
对1924年初中国国民党“一大”的历史地位,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改组后的国民党仍然是资产阶级政党;另一种观点认为改组后的国民党是具有两重性质的革命联盟。请说明你同意哪种观点并阐述理由。
(1926年8月)朱德被派往四川去劝说他的老同事、四川军阀杨森同北伐军合作。杨森向朱德信誓旦旦,说他渴望参加国民革命事业,可是必须有钱发饷。国民党可以给他多少钱?……(经过劝说)杨森总算未派部队去帮助他的盟友吴佩孚。……甚至在铁军拿下武汉后,杨森还在踌躇不决。从湖南和武汉逃出来的地主和实业家对杨森说:北伐军里有许多军官本身就是地主或资产阶级子弟,他们参加北伐,并不是想叫农民来抢夺和没收他们的土地或其他财产。农民协会在各地成立,而且有些地方甚至没收并分了土地。国民政府反对这样做,可是农民却充耳不闻。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正在为农民和工会问题与共产党和激进的国民党员闹意见,还要求取消军队里的政治部。……那些政治人员向士兵灌输各种思想,又散布到农村去协助农民组织协会,他们煽动人们破坏社会秩序……。可是这一切很快就要结束了,这些地主报告说,国民党大部分“有地位”的领导人都反对三大政策;这种政策的取消,只是时间问题。到那时,整个革命运动就要烟消云散,法律和秩序就可以恢复了。
就在这时候,……两艘英国炮舰溯江而上,在遇到(杨森部队)抵抗后,就把炮口指准万县,一下子炮轰了两个钟头,打死了五千名中国人,万县成了一片火海。……大火扑灭,尸体掩埋后,杨森派朱德到汉口表示要效忠国民革命军。
——引自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
回答:
(1)用材料中的事例说明当时国民革命运动面临哪些重大矛盾?
(2)据上述矛盾你认为中国共产党当时采取什么策略才有可能使革命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