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我国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要由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辩证唯物论角度看主要体现了

A.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B.意识具有能动性
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D.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是一个地区的经济强弱是动态的、可以浮动的,但是民族的文化却是自己国家永远的一张王牌,尤其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国。”这段话的合理内涵有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文化有顽强的生命力
③传统文化不因时而变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促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下面几种关于“标志”的说法,错误的是

A.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B.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C.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D.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

一张纸上画了一只鸡、一头牛和一片草地,要求把这三样东西分成两组。美国孩子更喜欢把鸡和牛分在一组,中国孩子则倾向于把牛和草地分在一组。这是因为,美国人善于分析不同事物各自的特征,中国人则把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看得更重。这说明

A.文化影响人们实践中的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实践中的价值选择
C.文化的差异带来生活方式的差异
D.文化的差异带来思维方式的差异

某校通过举办“青春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B.文化对人们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C.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当今世界,少数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这说明

A.在综合国力中文化是基础
B.文化与经济是相互交融的
C.文化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D.民族文化有强弱优劣之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