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组成图,图中a、b、c分别表示1940年、1970年和2008年的人口年龄结构比重状况。读图回答问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地区人口变化趋势的特征有
A.青壮年劳动力充足 |
B.人口老龄化显著 |
C.自然增长率上升 |
D.人口出生率较高 |
风杆(长线段)上绘有风尾(短线段)的一方指示风向。每道风尾表示风力2级,一个风旗表示风力8~12级。下图中的数值为气压,单位为百帕。据此完成1~2题。上图反映的天气系统和所在的半球分别是
A.气旋北半球 | B.反气旋北半球 |
C.气旋南半球 | D.反气旋南半球 |
上图中标注的①②③④四个点中,即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某人设计了一口24小时的全日时钟(如图所示),指针为时针,因为地球自转一周,时针也刚好转了一周,所以时针可以看成是某地的经线。据此回答1~2题。如果此钟在上海得到推广,图中此刻上海恰好日出(不考虑房屋阻挡、地形等因素),那么这一天可能为
A.春分日 | B.夏至日 | C.冬至日 | D.元旦 |
如果此时上海为星期一,那么在全球范围内所处的日期
A.星期日的范围大于星期一 | B.星期一的范围大于星期二 |
C.星期二的范围大于星期一 | D.星期一的范围大于星期日 |
读地球自转等线速度图(单位:千米/小时),回答1~3题。该图所示位置在
A.南半球中纬度 | B.北半球低纬度 |
C.北半球高纬度 | D.南半球高纬度 |
图中等值线弯曲由地势高低引起,则M和N一线不可能
A.N为山谷 | B.M为山谷 |
C.N线发育河流 | D.M线比周围地势高 |
若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则甲、乙、丙、丁四地降水最多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读下边的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回答1~2题。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A.P为山坡上的小丘,Q为山坡上的洼地 |
B.P为山坡上的洼地,Q为山坡上的小丘 |
C.P、Q均为山坡上的小丘 |
D.P、Q均为山坡上的洼地 |
若b的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Q两处的相对高度h为
A.0m<h<100m | B.100m<h<300m |
C.100m<h<200m | D.2000m<h<300m |
下图为我国某著名山脉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该山脉为东西走向。下表为该地形区某城市年内各月气温、降水统计表。读图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气温(℃) |
-13.5 |
-9.3 |
-0.4 |
7.7 |
15.2 |
20.0 |
21.8 |
降水量(mm) |
2.4 |
6.1 |
10.1 |
19.9 |
28.4 |
46.2 |
104.4 |
月份 |
8 |
9 |
10 |
11 |
12 |
全年 |
|
气温(℃) |
19.9 |
13.8 |
6.5 |
-3.0 |
-11.4 |
||
降水量mm) |
136.9 |
40.4 |
24.1 |
5.9 |
1.4 |
426.2 |
根据图表信息判断,该山脉是
A.大兴安岭 | B.秦岭 |
C.南岭 | D.阴山 |
该山地南坡的森林植被比北坡分布范围广的主要因素是
A.地貌 | B.光照 | C.水分 | D.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