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鉴赏(6分,每题3分)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鸣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乡:即家乡。这首词“茅檐人静”头三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特点?对下文有什么作用?
景象特点:
作用: 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手法:
好处: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利 州①
汪元量②
云栈遥遥马不前,风吹红树带青烟。
城因兵破悭歌舞,民为官差失井田。
岩谷搜罗追猎户,江湖刻剥及渔船。
酒边父老犹能说:“五十年前好四川!”
①利州:今四川广元。②汪元量:宋末元初诗人。该诗首联第二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五十年前好四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郑思肖(1241—1318),南宋故臣,诗人、画家。南宋灭亡后隐居吴下,坐卧不肯向北。
(1)诗人抓住了菊花的哪些特点来刻画菊花形象的?
(2)全诗采用了什么手法?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各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共11分)
临江仙送钱穆父苏轼
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筠:竹。“送行淡月微云”句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认为豪放达观,有人认为失意惆怅,你的看法呢?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两题。
马 嵬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 泪比长生殿上多。作者在《随园诗话》中说赋此诗是“借古人往事,抒自己之怀抱”。这首诗“借古人往事”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最主要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请作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