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折 桂 令 • 微 雪
无 名 氏
朔风寒吹下银沙,蠹①砌穿帘,拂柳惊鸦,轻若鹅毛,娇如柳絮,瘦似梨花。
多应是怜贫困天教少洒,止不过庆丰年众与农家。数片琼葩,点缀槎丫。孟浩然容易寻梅,陶学士②不够烹茶。
注:①蠹:蛀虫;蛀蚀,损害。 ②陶学士:即陶谷,五代时名士。性好茶事,曾得党太尉(党进)姬,命掬雪水烹茶,并戏之曰:“党家应不识此?”姬曰:“彼粗人,安知此,但能于销金帐中,浅斟低唱,饮羊羔酒耳,哪有这种风味!”后“陶学士”遂为风雅之士的代名词。作者善于从细微处表现下雪的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蠹砌穿帘,拂柳惊鸦”。
这首元曲的下阕表达了 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作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相应问题。(共12分)
江楼夕望招客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校清凉。
①诗的第三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
②关于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闻邻船吹笛
杨 基
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
参差楚调转吴音,定是江南远行客。
江南万里不归家,笛里分明说鬓华。
已分折残堤上柳,莫教吹落陇头花!
【注】 分:料,料想。本诗以“闻邻船吹笛”为题,表现了诗人闻笛的多种感受,这些感受是什么?
这首诗开头两句“江空月寒露华白,何人船头夜吹笛”与《琵琶行》中的诗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都有景物描写,两处写景,作用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游
蒋捷①
枫林红透晚烟青,客思满鸥汀。二十年来,无家种竹,犹借竹为名。
春风未了秋风到,老去万缘轻。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
注①蒋捷:宋末元初词人。宋亡后不仕,隐居宜兴竹山。
(1)请对上阕前两句描写的意象作简要分析。
(2)结合全词,概括作者“只把平生,闲吟闲咏,谱作棹歌声”的原因。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野望①
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②,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成都草堂。②三城戍:当时因受吐蕃侵扰,曾在松、维、堡三城设戍。
(1)“海内风尘诸弟隔”一句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说明。
(2)这首诗以“野望”为题,请具体说明全诗是如何扣住“望”来写的。
(3)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具体分析。
]
阅读下面这首明代诗歌,完成文后问题。
泊江州
陶安
江云绀绿夕阳边,江水空明海气连。
一点远帆如白鸟,数声急鼓隔苍烟。
浔阳九派疑无地,庐阜千峰直造天。
清夜开樽酹司马,琵琶亭下月当船。
注释:江州:今江西九江。陶安:元末明初诗人。
(1)这首诗描写了江州哪些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简析最后一联诗人如何表达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