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需要
①坚持党的领导 ②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③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④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网络带来的不仅是传播载体与传播方式的革新,它还不可避免地作用于有关内容的产生乃至思维方式的形成,从而使大量谣言的产生和传播获得可能。品读《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瓯臾(读ōu yú),意为流言止于智者。下列关于“流言止于智者”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流言在德高望重者面前会不攻自破 | B.智慧是检验流言正确性的重要标准 |
C.智者对外部世界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 D.智者善于透过事物现象把握其本质 |
2014年8月,云南鲁甸地震致牛栏江形成巨大的堰塞湖,排险指挥部经多次勘察确定采用开挖泄洪槽的方式,下泄堰塞湖的湖水,排除了险情。这说明()
A.认识和改造规律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前提条件 |
B.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
C.遵循事物固有的规律就可以促进事物的发展 |
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
地球上生物细胞的直接能源为三磷酸腺苷。最近,研究人员将含磷陨石放置在模拟的早期地球环境中与酸性流质物等进行反应,产生了原始的、可供生命使用的能量源——三磷酸腺苷分子的早期形式,该发现为解开地球上的无机环境如何进化出最初的生命物质这一生命起源之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上述试验进一步证明()
①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具有共同的基础和本质
②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的转变是无条件的、必然的
③无生命物质和生命物质的规律具有同样的表现形式
④无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进化的规律是能够被认识的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由于受地球的不可入性和地震韵律的复杂性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以及人类对地震成因和地震发生的规律还知之甚少等主观因素的影响,预测地震成为世界性的科学难题。这表明()
①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具有反复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朝着同一方向再迈出的一小步,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句话说明()
A.真理是有条件的 | B.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
C.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界限 | D.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