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古琴和鱼群,美女悬浮于鱼池,轻舒广袖,优雅起舞……2010年10月20日,武汉东湖碧潭观鱼景区上演水上古韵漂,引来上百游人观赏。独特的水中视觉,配合古琴折扇等道具,演绎出深邃、悠远、空静的古典意境,展现中华文化中“琴、棋、书、画”修身养性的养生精髓。“太漂亮了,太完美了!”游客刘女士惊诧于表演超乎想象的美。古韵漂的表演“超乎想象的美”所蕴含的文化生活的道理是
①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②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④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②③ |
2015年4月4日精彩的“月全食”天象奇观再度登场,这是我国2018年前最后一次可见的月全食,全球多地上空出现一轮红月亮。对于这次月全食的时间和最佳观测地点,许多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不能认识其现象与本质形成鲜明对比。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
A.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
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
C.哲学是世界观和体方法论的统一 |
D.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
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的和不现实的
②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③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④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品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这句话的片面性在于()
A.看到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改变的 |
B.承认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联系 |
C.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 |
D.否认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
为什么有人唱歌不着调?研究表明,音调的处理一般是由大脑右颞区控制的(此区域有区分旋律、音调及间隔信息的功能),正常的次级听觉皮层会处理音调的变化并操控正确的语音语调。而最近的节奏分辨的试验提示,双颞区和神经运动区的互联动缺乏极可能是致使先天或后天失歌症产生的重要原因。这说明()
A.意识对于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
B.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形成的物质基础 |
D.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
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这句话表明()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
B.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 |
C.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
D.万事万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