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图是人体先后注射同一种抗原后产生的抗体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二次注射同一种抗原后,记忆细胞大量形成浆细胞 |
B.与第二次相比,第一次注射抗原产生的抗体效率低,且保持时间较短 |
C.图示说明预防接种往往需注射同种抗原多次,每次要隔一定时间 |
D.图示说明抗原接种量越大,产生的抗体越多 |
下图是分泌细胞分泌的某种物质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叙述错误的是
A.分泌物通过体液只能传送至靶细胞 |
B.在某些情况下,靶细胞也可作为分泌细胞 |
C.若该图表示人体的激素调节,则分泌细胞是内分泌细胞 |
D.体液调节中分泌物的作用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
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寒冷时出现寒颤 |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
C.接受抗原刺激后,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 |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
下图为HIV病毒引发艾滋病的病程,其中感染初期与潜伏期时并无病症出现。在潜伏期初期通过采样与检测,来判断病人是否已被感染,应采取的方法是
A.采集血液直接测定抗HIV抗体的存在 |
B.采集血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 |
C.采集口腔粘液直接测定抗HIV抗体的存在 |
D.采集口腔粘液直接测定HIV的存在 |
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A.大于7.35~7.45 | B.远小于7.35~7.45 | C.维持在7.35~7.45 | D.稳定在3~4 |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 |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