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I.实验材料、用具: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II.计数与方法:
①血球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计数。
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天,并记录每天的数值。
III.根据教材实验和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 ,酵母菌呈“S”型增长。
(2)本实验没有必要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 。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实验时应进行 。
(3)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目的是 。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压在小方格边线上的酵母菌计数方法 。
(4)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生长的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探究实验的课题是: 。
下图是表示某种生物个体内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三图各属于时期:甲图表示______________分裂______期细胞。图中有染色体_______条,DNA分子______个;在其上一时期有四分体______个。
(2)乙图表示____分裂,有同源染色体______对,其子细胞为_________。
(3)丙图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为__________。
(4)该种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_______条。
(5)三图中含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_。
5分)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遗传因子A、a控制着,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请分析回答:
(1)番茄的果色中,显性性状是____,这一结论是依据实验____得出。
(2)写出3个实验中两个亲本的遗传因子组合。
实验一:________;实验二:________;实验三:________
某自花传粉植物灰种皮(Y)对白种皮(y)为显性,紫茎(A)对绿茎(a)为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并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基因型为AB的花粉活力正常,但不能萌发长出花粉管。请回答:
(1)如果只考虑种皮颜色的遗传:将亲本植株(Yy)自交所结全部种子播种共得15株植株,其中有10株结灰色种子共300粒,有5株结白色种子共100粒,则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与孟德尔定律预期分离比 (填相符合或不相符合),最可能的原因是 。
(2)如果只考虑茎的颜色和抗病性状的遗传:让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和aabb的植株相互授粉(正交和反交),子代性状分离比是否相同?为什么?
(3)仅用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作材料,如何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紫茎抗病植株?
(12分,每空2分)如图表示研究NaHCO3溶液浓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实验前用真空泵抽去两个烧杯内液体中的气体。据图回答:
⑴关闭放气阀并开启阀门,使左右装置气体相通,将整个装置放置在饱和光照下,毛细刻度管内的红色液滴会向 (左、右)侧移动,原因是 。
⑵在NaHCO3溶液浓度未充分满足植物需要的条件下,适当增加NaHCO3溶液浓度,水生植物在上述光照条件下气体释放量会 (增加、减少)。
⑶本实验中用装有蒸馏水的烧杯A作为对照实验不合理,请提出对照实验装置的改进措施: 。
⑷某同学想利用本实验装置,通过实验证明光照是光合作用产生气体的必要条件。
为了排除烧杯A对实验的影响,先关闭阀门,封闭左右两烧杯气体通道。
同时打开其右侧放气阀,使毛细刻度管与大气相通。然后利用上图所示装置完成实验,
请补充以下实验步骤并测定实验结果。
①将整个实验装置置于饱和光照条件下:
②一个小时后,观察并记录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
③;
④实验结果: 。
(8分,每空1分)荧火虫体内的荧光素酶催化的系列反应导致荧火虫发光。如果荧光素酶存在于植物体内,也可以使植物体发光。一直以来荧光素酶的唯一来源是从荧火虫腹部提取。但科学家成功地通过基因工程将荧光素酶基因导入到大肠杆菌体内,使其产生荧光素酶。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此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是,获得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人工合成和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
(2)将此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内需要载体的帮助。下列各项在选取载体时不必考虑的是。(用字母表示)
A.能够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并稳定保存 |
B.具1至多个限制酶的切点 |
C.具有与目的基因相同的碱基片段 |
D.具有某些标记基因 |
(3)在基因表达载体构建的过程中,需要、等多种酶的参与。载体中启动子的化学本质是。
(4)在此基因工程中受体细胞为。
(5)为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作探针与基因组DNA杂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