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时代,而不是对抗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 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 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不包括                                (   )

A.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B.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
C.改变策略,建立单极世界 D.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被否决,由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出的“两阿”提案获胜,毛泽东高兴地评价重返联合国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这说明当时

A.中美关系继续恶化 B.国际形势发生巨大变化
C.推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党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

下列表格中所呈现的史实和结论逻辑关系符合史实的是
A“求同存异”的方针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B尼克松访华打开了中美交往的大门
C上海《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中美关系的建交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下列图片反映这一主题的是

毛泽东在出访前的前一个月反复告诉苏联人,他希望签订一个新的中苏同盟条约,以替代1945年苏联与国民政府之间的条约。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较量后,苏联终于做出巨大让步,同意与中国签订同盟条约。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当的是

A.体现了“一边倒”和“另起炉灶”的外交方针
B.不利于中国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C.苏联的让步有基于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的考虑
D.中苏结盟有助于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

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该文件
①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②建议海峡两岸通航通邮通商
③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④达成“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