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使涂之人伏木为学,专心一致,思索孰察,加日悬久,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与天地矣。故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矣。”对荀子所说的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主张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积累知识和品德 |
| B.主张通过行法治,重刑罚,使人向善去恶 |
| C.主张反省内心,去掉人欲,恢复固有善性 |
| D.主张通过教育使人认识自己灵魂内已有的美德 |
对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思想不正确的评价是
| A.植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市民工商阶层的兴起,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
| B.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 |
| C.是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
| D.占据官方统治思想地位 |
理学家王阳明说:“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也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在此,王阳明
| 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 | 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
|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 | D.阐发的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
董仲舒对儒学进行改造,西汉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是
| A.神化封建统治 | B.宣扬“存天理灭人欲” |
| C.为封建统治者服务 | D.反对苛政和刑杀 |
战国时期墨家显赫一时的社会根源是
| A.兼爱主张深得所有人民拥护 |
| B.封建经济发展,小生产者队伍壮大 |
| C.尚贤主张适合新兴地主阶级的参政欲望 |
| D.新兴地主阶级支持墨子的主张 |
下列对老子哲学中“道”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万物的本原 | B.抽象的概念 |
| C.具体的物质 | D.无为的自然本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