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面两幅图片选自于天安门浮雕,它们的共同主题是

(1937-1945)年                  1949年

A.反抗外来侵略 B.反对本国反动势力
C.进行民主革命 D.促进民族团结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西藏和平解放 两伊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早在2014年9月,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右图为该名录构成比例示意图,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②抗日英烈群体都牺牲于1937年至1945年间
③中共的敌后战场是抗战中各时期的主战场
④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班固曰:“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仲舒发之。”材料表明()

A.在起用董仲舒之前,儒学的正统地位已确立
B.举孝廉、兴太学的做法是为了提高儒学地位
C.武帝拜董仲舒为相后,实行了一些尊儒措施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C.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D.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衰退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