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抗争史。下列最能体现中国近代不同时期有“侵略”必有“抗争”的正确关系的是
A.《辛丑条约》—黄海海战 | B.《南京条约》—义和团运动 |
C.鸦片战争—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 D.抗日战争—台儿庄战役 |
张謇曾于某年自撰嵌字春联:“民时夏正月,国运汉元年。”据此可以断定()
A.武昌起义即将爆发 | B.“实业救国”思潮萌发 |
C.南京临时政府已经成立 | D.国民革命运动正在兴起 |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设立“制钱局”,并在随后的几年中发行了大量的不同规格的货币。在发行的货币中(如图),所用文字涉及到“國”字的,均以“囯”代替(以“王”取代“或”)。对于这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定都之初,洪秀全十分重视商品经济的发展 |
B.说明天国的领导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深刻 |
C.掌握金融权有利于巩固新生的农民政权 |
D.利用发行天国的货币从经济上沉重打击了清政府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湖广总督等针对汉口、镇江一线“内地奸商依托洋商,任意私售私卖”现象,与列强力争,最终促成汉口、九江、镇江等开埠口岸设关。这表明()
A.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 | B.中国处理与列强外交关系的成熟 |
C.中国重视自身利益诉求 | D.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
由于各国的国情及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方式不同,近代西方国家建立的民主代议制程度也有差异。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A.《权利法案》 | B.美国1787年宪法 |
C.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 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
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说:“当一个国家开始规定选举资格的时候,就可以预见总有一天要全部取消已做的规定,只是到来的时间有早有晚而已。”在托克维尔看来()
A.规定选举资格违背平等自由精神 | B.选举自由是民主政治的核心要素 |
C.美国对选举资格的限制已经取消 | D.充分的选举权是时代发展的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