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l 2月3、日,北京被大雾笼罩,造成首都机场多次航班延误。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人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   )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人气中
C.昼夜温筹较火,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著较人,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天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冈之一是   (   )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川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K 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回收利用垃圾,首先要对垃圾进行分类。一群环保志愿者在某社区推广垃圾分类,他们在垃圾房放置一些有分类标识的垃圾回收箱,结果却发现仍然有许多居民并没有分类放置。造成这种现象可以排除的原因是()。

A.居民嫌麻烦,没有垃圾分类的习惯
B.居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量多
C.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强
D.居民不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

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图3中,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分别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回答问题。

与甲区域相比,乙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有
①地广人稀 ②水热资源丰富③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④劳动力充足⑤耕地面积广大

A.②④ B.②③⑤ C.②⑤ D.①③⑤

甲、乙两区域共同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①土地荒漠化②水土流失③土壤次生盐渍化④湿地遭破坏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的某些产业出现了向国外转移的趋势,并持续至今。据此完成问题。
日本产业在东亚转移的先后顺序大致是

A.日本、中国沿海、韩国、中国内地
B.中国内地、中国沿海、韩国、日本
C.日本、韩国、中国沿海、中国内地
D.韩国、日本、中国沿海、中国内地

关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B.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D.产业转移日趋加强

图4示意新疆局部。读图完成问题。

图示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是

A.径流年际变化小
B.水量向下游增大
C.夏季流量小
D.以雨水补给为主

图示地区是西气东输主要的气源地之一。关于西气东输的正确叙述是
①增加东部就业机会,对产业结构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②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彻底解决了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问题
③调整了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④对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促进减排降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