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地貌景观图”,回答下列各题。 

主要受内力作用而形成的地貌景观是  (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丙

地貌景观乙和丁成因的差异是   (   )

A.前者为流水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B.前者为风力堆积作用而成,后者为风力侵蚀作用而成
C.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化学作川为主,后者以机械作用为主
D.二者均为流水侵蚀作用而成,前者以机械作用为主,后者以化学作用为主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为某纬线圈,其纬度数为φ°,该纬线圈内为某日极昼分布的范围,中心为极点,此时非阴影部分日期为D日。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A.北纬(90-φ)°
B.南纬(90-φ)°
C.北纬(23.5-φ)°
D.南纬(23.5-φ)°

此时北京时间为()

A.(D-1)日9时 B.(D-1)日3时
C.(D+1)日9时 D.(D+1)日3时

图为6月22日与l2月22日地球表面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回答。

四地按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依次是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丁、甲、乙、丙

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在中国北极黄河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完成下列各题。
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

A.10时 B. 13时
C.16时 D.19时

当日,日落于黄河站的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D.北方

如图所示为6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回答下列各题:

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右偏的地点是()

A.甲 B.乙 C.丙 D.丁

三个月后,荆州的昼夜长短情况与目前四地昼夜长短情况相似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某日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6:40、16:40。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该地的经度约为()

A.120°E B.125°E C.115°E D.110°E

该日可能在()

A.11月 B.9月 C.7月 D.5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