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中,有关仪器的下端必须插入液面以下的是 ( )
①制备乙烯时用的温度计 ②制备氯气装置中的分液漏斗 ③制备氨水时将氨气溶于水的导管 ④制备氢气的简易装置中加入稀硫酸用的长颈漏斗 ⑤分馏石油时的温度计 ⑥制备乙酸乙酯时,将乙酸乙酯蒸气通入饱和Na2CO3溶液的导管
A.①②④ ![]() |
B.①④ | C.①②③⑥![]() |
D.①②③④ |
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Fe与0.1molCl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A |
B.16g甲基正离子(13CH3+)所含中子数为9NA |
C.关于反应:C2H2(g)+2.5O2(g)= 2CO2(g)+H2O(1)+1300kJ,若CO2中有4NA对共用电子对生成,则放出热量为1300kJ |
D.0.lmol/L Fe2(SO4)3溶液200mL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总数为0.1NA |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NaHSO4溶液中滴加过量Ba(OH)2溶液:2H++SO42-+Ba2++2OH-=BaSO4↓+2H2O |
B.向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HCO3-+ OH-=CO2↑+H2O |
C.向FeCl3溶液中加入铜片:Fe3++Cu=Fe2++Cu2+ |
D.用碳酸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硫:2CO32-+SO2+H2O=2HCO3-+SO32- |
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酸,第二种是混合物,第三种是碱的是
A.空气、硫酸铜、硫酸 |
B.水、空气、纯碱 |
C.氧化铁、胆矾、熟石灰 |
D.硝酸、食盐水、烧碱 |
相同温度和压强下,3体积的X2气体与6体积的Y2气体化合生成6体积的气态化合物A,则生成物A的化学式为
A.XY2 | B.X3Y2 | C.X2Y3 | D.XY |
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日科学家,他们由于研究“有机物合成过程中钯催化交叉偶联”而获奖。钯的化合物氯化钯可用来检测有毒气体CO,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PdCl2 +H2O CO2 +Pd↓ +2HC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题述反应条件下还原性:CO> Pd |
B.题述反应中PdCl2被氧化 |
C.生成22.4 L CO2时,转移的电子为2 mo1 |
D.CO气体只有在高温下才能表现还原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