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种昆虫受双因子影响下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影响种群数量变化除图中所示的外源性因素(温度和湿度)外,还应该有内源性因素 |
B.相对来说,环境温度越高,该昆虫生活所需要的最适相对湿度也越大 |
C.从图中可知影响该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最适温度可能在32.5℃左右 |
D.该昆虫在湿度为90%和温度为32.5℃的条件下,其种群数量变化按指数方式增长 |
在某植物根尖每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都有40条染色体。下表中,能正确表示该植物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每个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染色单体数目的是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
染色体/条 |
染色单体/条 |
染色体/条 |
染色单体/条 |
|
甲 |
10 |
20 |
20 |
10 |
乙 |
10 |
20 |
20 |
0 |
丙 |
20 |
40 |
20 |
10 |
丁 |
20 |
40 |
40 |
0 |
A.甲 B.乙 C.丙 D.丁
某植物的花色受两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越多,花色越深。现有两种纯合的中红花植株杂交,产生F1代全为中红花。F1自交产生的F2代,统计花色的植株数量如下表。如将F1进行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及比例为
花色 |
深红 |
红 |
中红 |
淡红 |
白 |
数量 |
20 |
80 |
120 |
80 |
20 |
A.深红:中红:白花 1:2:1
B.深红:红色:中红1:4:1
C.中红:淡红:白花1:2:1
D.深红:红:中红:淡红:白1:2:4:2:1
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情况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A.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
B.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
C.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局部交换 |
D.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 |
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及部分个体基因型如右图所示,A1、A2、A3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复等位基因。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Ⅱ—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4 |
B.Ⅲ—1基因型为XA1 Y的概率是1/4 |
C.Ⅲ—2基因型为XA1 X A2的概率是1/8 |
D.Ⅳ—1基因型为XA1 X A1概率是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