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蜗牛(甲) 苏轼 蜗牛(乙) 苏轼
中弱不胜触,外坚聊自郛①。 腥涎不满壳,聊足以自濡。
升高不知疲,竟作粘壁枯。 升高不知回,竟作粘壁枯。
注:①郛,外城;这里用如动词,引申为“庇护”之意。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解读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都写到蜗牛相同的习性和癖好——“升高”,也写到其相同的结果——“粘壁枯”。 |
B.甲诗抓住蜗牛内质柔弱、外有坚壳的特点来写,蜗牛就靠这层外壳保护自己。 |
C.乙诗突出蜗牛“腥涎”不多的特点,隐含着作者对它同情和怜悯的心态。 |
D.两首诗是诗人看到壁上高处枯死的蜗牛,睹物兴怀之作,寄寓着诗人对世态人情的感慨。 |
你认为诗人笔下“竟作粘壁枯”的蜗牛形象有何象征意义?就表达效果而言,你认为哪一首诗更好?请结合这两首诗作具体分析。
答: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各题。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本词与《迢迢牵牛星》都使用了什么修辞格?有什么艺术效果?请简要分析。
本词与《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诉衷情
【金】吴激
夜寒茅店不成眠,残月照吟鞭。黄花细雨时候,催上渡头船。
鸥似雪,水如天,忆当年。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
【注】①吴激,宋人,出使金国被扣,留仕于金多年。此词写于其归家途中。
②华颠:头发花白。
(1)作者在词的上片叙写行程是如何实现地点转换的?表达了怎样的情思?
(2)“到家应是,童稚牵衣,笑我华颠”一句,描写了什么样的场景?运用了怎样的手法?
请简要分析。
阅读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初见嵩山
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作者初见嵩山是什么样的心情?这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请结合全诗简析。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种精神内涵?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① 烟景有谁争?
【注】①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隐归之处,这里指诗人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1)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作简要概括。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早发罗邺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这首诗是如何表现“早发”之“早”的?请作简要分析。
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