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物质的溶液的酸碱性不同,根据下表中PH的情况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盐酸 |
CuSO4溶液 |
NaCl溶液 |
水 |
Na2CO3溶液 |
NaOH溶液 |
||||
PH |
<7 |
<7 |
=7 |
=7 |
>7 |
>7
|
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
A.N2﹣﹣单质B.SO2﹣﹣氧化物
C.CaCO3﹣﹣酸D.NaOH﹣﹣碱
下列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古代发明或技术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黑火药爆炸B.湿法炼铜
C.高粱酿酒D.指南针指引航海
下列图象与对应的操作过程相符的是( )
A.向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至过量
B.向pH=9的氨水中不断加水稀释
C.将等质量的镁片和锌片分别加入足量且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
D.用两份溶液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均相等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下列除去物质中少量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主要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所用试剂和主要操作方法 |
|
A |
ZnCl2溶液(CuCl2) |
加入足量的铁粉后过滤 |
B |
铜粉(木炭) |
在空气中灼烧 |
C |
CO2(CO) |
通入过量的氧气后点燃 |
D |
KCl(MnO2) |
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蒸发结晶 |
A.AB.BC.CD.D
从化学的角度分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发生火灾时,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着火区域
B.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
C.电器着火时,立即用大量水泼灭
D.为了防止CO中毒,在火炉旁放一盆水